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山沟地主,造反称帝

作者:灰烬骑士s17 | 分类: | 字数:39.8万

第一百三十章 夜袭明军营寨

书名:大明:山沟地主,造反称帝 作者:灰烬骑士s17 字数:4409 更新时间:2025-05-16 09:43:47

第131章 夜袭明军营寨

吴万乾好奇地问道:“宗室不该官府养着吗?”

朱荣灿回答说:“建昌府知府,把钱粮都拨给益王府。

郡王肯定能领到食禄,可下面的将军、中尉(宗室封号),都不一定能领到米粮。

我大伯是辅国中尉,食禄两百石,全家就没哪天吃饱过。

底层宗室,过得连佃户都不如啊。俺们的禄米,都被益王给贪了!”

这番话,完全颠覆众人的三观,都对这些宗室产生同情心。

事实上,这种情况在正德、嘉靖年间,就已经非常普遍。

正德末期,有些宗室断粮好几年,无数龙子龙孙乞讨为生,嘉靖登基之后,他们才合伙跑去告御状。

朱荣灿又说:“前段时间,益州百姓起事,许大王攻破府城,占领王府。

咱们这些宗室,也有许多入伙造反,可惜一场水战败给了官兵。

俺们怕敌不过,就逃出来了,我们便一路逃来,得知南丰县城有义军,便加入准备南下,也是听闻龙泉梁王仁义,便过来投奔几位将军。”

吴万乾叹息道:“唉,朝廷无道,竟连宗室也造反,这大明江山怎能不亡?”

这些宗室都跟叫花子似的,整个南丰城义军都是这个模样。

张胜他们好生招待了这些义军一番,总算让他们吃了餐饱饭。

随后赵庆和这帮宗室子弟被张胜编进了吴万乾和谢志明的部队。

建昌府,许丘在焦急的盼望中,终于等到了王浩的援军。

他不敢耽搁,急忙带着孙正信去迎接援军。

却被张胜提前派人来通知,说是让他先呆在城内,不要外出,做出没有援军的架势迷惑官军。

许丘不解,但还是照做了。

他也没有别的办法。

官军目前还没有围城,因为攻打城池得先打造工程器械。

就算不打造大型器械,飞梯你也得做它几十个吧?

张胜带来了五千援军,没有立即驻扎建昌府。

因为粮草不够!

许丘在建昌府爆了粮商的金币,这才稳住了城防。

但两家粮商的存粮也就能维持住许丘的正常消耗。

要是让张胜再带五千人过去,那是绝对不够吃的。

就算把许丘给卖了他也凑不齐。

张胜也知道许丘的难处,所以他选择了城外驻扎。

消耗的是自己带来的存粮。

张胜的任务很简单,拖住王思任,不让他们回防就算完成任务。

同时保住建昌府的义军。

这个目标太容易达成了。

因为张胜带兵来后,两军的兵力已经超出王思任的两倍了。

王思任水军确实厉害,但是陆军却是饶州和广信府的明军。

去年才被解学龙抽调了一波精锐给送了。

今年连去年都不如,所出动的多半是在地里刨食的军户。

因此战斗力并不强。

所以张胜的想法是,既然你水军很强,那我就不打你水军。

你水军再厉害,船也上不了岸吧?

哎,我就把你的陆军全吃掉就行了!

............

入夜,张胜带着吴万乾和谢志明,兵分三路,去夜袭广信府和饶州府的官军。

这些从陆路赶来集合的明军都在距离府城二十里的郊外扎营。

营寨相当的安静,军营一到黑夜便禁止喧哗,防止士兵营啸。

吕寿是抚州千户所的军户,但直到去年前,他压根就没摸过兵器。

平时一直扛锄头,给千户老爷种地,收的粮食七成都要上交,过得比普通佃户还惨。

去年秋收,巡抚让千户提供士兵,吕寿被选中。

这倒不是他幸运啥的,纯粹是千户所内年轻有劲的不多了,他勉强够格,于是就放下锄头入伍了。

刚开始他还挺害怕,幸好解巡抚用兵如神,在瑞金县轻松杀灭反贼。

吕寿只是跟着冲了一波,反贼就溃败了。

打了胜仗后,吕寿又被千户老爷带去四处“征粮”。

吕寿在瑞金县,抢了许多粮食和银子,可惜都是千户老爷的,他自己只悄悄私藏了几两碎银子,也算是没有白来。

搜身检查时,把银子藏在屁眼里,非常惊险且屁股痛的蒙混过关。

后来,千户被解学龙砍了,抢来的财货都被巡抚拿走。

后来解学龙被王浩击败。

吕寿在战场上吓得慌不择路,一路猪突猛进,终于逃出了龙泉县。

跟着那些逃出来的散兵游勇,吕寿回到了自己的老家。

回去他将银子交给老爹和老娘保管,指望存够钱娶媳妇呢。

然而,还没等他攒够钱,这次又被新任的朱巡抚给征调出来。

好在官军前段时间大胜了一场,吕寿盼望着能在此捞到几两碎银子,这样他就能够娶隔壁老王家的秀梅了。

唉,也不知道老家现在怎么样了,秀梅有没有在想他。

吕寿靠着木栅栏打瞌睡,上眼皮磕着下眼皮,不知不觉就进入梦乡。

放哨?

第一百三十章 夜袭明军营寨

别扯淡了,睡觉多好,建昌府的反贼可不敢过来。

但是来的是瑞金镇的反贼。

也不晓得睡了多久,吕寿突然被惊醒,或者说被木栅栏砸醒。

“冲啊!”

吴万乾拔刀呐喊,带着他的部队冲在最前面。

瑞金镇义军推倒木栅栏,就那样杀进营寨,周围的哨兵都被砍死了。

“杀呀!!”

“我们是龙泉大梁王的部下,识相的乖乖扔下武器投降!”

“投降免死,投降免死!”

尖锐刺耳的唢呐声响起,仿佛阎王爷在招魂,吕寿看那些举着火把冲进了的反贼顿时感觉他们犹如化身为地府里的恶鬼。

尤其是那一声声龙泉梁王,唤醒了吕寿去年那次溃败的记忆。

龙泉的反贼怎么来了?去年巡抚都败了,这次他娘的怎么打得过?

吕寿平躺在地上睡觉,又躲在木栅栏后边,义军推开栅栏后被压在下面。

他运气好,倒下的位置不在缺口的正面,因不仅没有被瑞金镇的义军给发现,还没有被踩死。

只是木栅栏被推倒后,把他脑袋砸得很疼,又被反贼踩着木栅栏过去。

虽然缺口不在他哪里,但偶尔还是会有人踩上去,好几次差点把他踩断气了。

险险从空隙里钻出,却见另一波反贼又杀来,吓得吕寿急忙挣扎,想继续钻进去装死。

然而现在想钻进去也来不及了,吕寿准备放弃挣扎引颈就戮时。

突然感觉身上一轻,他睁开一看,却发现是那反贼正在帮他把身上的木栅栏给移开。

之后他被就被人给扶起来了。

大部队继续去追击,而扶他的几个人围着他说道:

“老表,咋被压住了。”

吕寿连忙抄起长枪,他想反击,但是一看周围反贼的数量,又放弃了。

因为他突然意识到反贼好像没有发现他的身份。

他偷眼看了看地下,被他脱下用来当垫子的号衣正被压在木栅栏下,只漏出一个衣角。

自己没官军的衣服后,他突然发现自己和这下反贼看起来差不多。

抚州的八百多卫所兵彻底崩溃,有些干脆原地投降。

吕寿正琢磨着该怎么逃跑,突然有反贼来到他身边,笑着说:“老表,你也弄了杆官兵的枪?这可比木棍绑菜刀好用多了。”

吕寿吓了一跳,急中生智道:“是啊,好用得很,我抢哨兵的,完事突然被木栅栏被压住了。”

“你也是在瑞金参军的吧?我是龙泉的老兵,没见过你。”那反贼颇为热情。

“嗯,我是在瑞金半路参军的。”吕寿和他们一边追击一边说道。

他这话也不能算错。

毕竟瑞金是他的第一个参军地点。

跑着跑着,吕寿就想悄悄离开他们,可他刚一跑到一个岔路,那反贼立即喊道:“老表,你走错了。快去那边帮忙,别让狗千户跑了,张总兵说要抓活的!”

吕寿只能端起长枪,硬着头皮往前冲,又被身边的反贼裹挟,朝着喊杀声最响的方向而去。

闷头不知跑了多远,吕寿听见有人喊:“领兵的千户从那边跑了,快追,快追!”

“唉哟!”

吕寿假装摔倒,想等反贼走了,再折身返回,逃出营寨。

旁边那反贼竟不去追击,而是扶起吕寿问:“老表,你没摔坏吧?”

“没……没有,崴脚了。”吕寿装出一瘸一拐的样子:

“你去杀狗千户,快别管我。”

反贼还是不走,扶着吕寿说:“不行,咱们都是同一口锅里吃饭的弟兄,不能抛弃战友。追狗千户的人多得很,少你我二人不妨,我先扶你回营寨,那里有人在接收俘虏。”

吕寿哪敢回去自投罗网,蹦蹦跳跳说:“那不行,怎么能耽误你的功劳,我的脚也没什么大事,咱们快去杀狗千户!”

两人在夜里闷头冲锋,只是寻着声音追赶,也不知跑到了什么地方。

突见有人跑来,那反贼立即拦住:“投降不杀!”

吕寿也跟着喊:“投……投降不杀!”

“好汉饶命!”

来人噗通跪地,掏出银子说:“我有钱,都给你们,快放我去城里。”

吕寿下意识准备拿银子,身边这反贼却一枪杆砸下,怒斥道:

“爷爷在龙泉有田有屋有粮食,不要你们这些狗官的臭钱。尔等惯会骗人,等俺们信了,放你离去,你回头就要在领兵回来把俺们的田抢走!”

说完便大喊,“这里有个狗官,我抓到一个狗官!”

连银子都不要?

他脑子没毛病吧?

吕寿已经把手伸出去了,连忙悄悄收回来,跟着喊道:“这里有个狗官!”

吴万乾不知从哪冲出,一脚将此人踹倒,大骂道:“你个狗日的,还真是会跑,害老子白追了半天。来人,把这狗千户给押回去!”

吕寿顿时张大嘴巴,惊得差点叫出声来,自己居然把自家千户给抓了?

幸好千户是刚升上来的,不是那个被解学龙砍了的老千户,没认出自己来。

............

吉安府,郑山自从从王浩这里领了任务后,便挑选了一些手下,多是山寨以前的老贼。

虽然手艺多少荒芜了,但是基础还在。

乔装打扮一番后,他们三三两两地来到吉安府。

吉安府城很奇特,虽然城高池深,但城墙围起来的面积不大,是在唐朝旧城的基础上建造的。

城墙之内,除了民居以外,几乎全是官府衙门。

城北是参将官邸和县学,城西是守备衙门和仓库,城南是庐陵县衙和府学,城中心到城东归吉安知府管辖。

真正的菁华之地在城外,绕城建了许多民居。

特别是南城墙到码头一带,面积竟然比城内还大,商业繁荣,货物云集,各种店铺鳞次栉比。

如果把城内城外算作整体,城内面积约占五分之二,城外面积反而超过五分之三。

郑山伴做书生摸样,身边跟着一个白净的书童。

那书童也是大梁正兵,只是年少白净,正好适合办成书童。

在他前面,已经有不少入城当细作的老贼进城了。

他们有的推着小车,有的挑着柴禾,有的挑着货担,绕路从各个方向入城。

“干什么的?”看到郑山带着书童前来,守卡门卒问道。

见郑山一身士子打扮,身后带着伴读书童,他的语气稍微好点。

郑山手摇折扇说:“永丰士子郑华年,来此拜访同窗蔡文诏。怎的,你还敢搜我的身?”

门卒立即讨好道:“相公容禀,最近泰和反贼闹得厉害,府尊有令,必须严查奸细。”

“不就是要银子吗?”郑山冷笑,“给他几个,就当打发叫花子。”

办成书童的大梁正兵扔去一个碎银子,故意扔歪,门卒没有接住,连忙弯腰去捡。

郑山哈哈大笑:“跟条狗一样。走了,入城!”

这厮就此大摇大摆进城,守门士卒不敢阻拦,反而闹着在分银子。

来到城中,郑山暗中聚兵,也就二三十个,全部等候在北城门附近。

“都来了吗?”

郑山问道。

“郑哥,俺们西路的动齐了,北路和东路,还没来齐。”

有人嘀咕道:

“不会被抓了吧。”

“不可能!”

郑山反驳道:

“在城门被抓了肯定会闹出动静的,这么近不可能不传过来。咱们在等等好了。”

郑山让大家都分散开来,尽量不要接头。

等到了晚上,约莫四更天时分,在过来集合,分发火种,准备放火和外面的大军里应外合偷袭吉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