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到94年,这是个黄金时代
作者:没有深度只有厚度 | 分类: | 字数:61.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62章 知人善用
林辰听闻,感觉这话不无道理。
他觉得,老谢看似在跟对方谈判,实则却给自己道出了处事之道,用心良苦。
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林辰心中默默谨记教诲。
刘意识到,要谈下这笔生意,他的诚意还是不够。
但无奈,这是他唯一与对方谈判的筹码了,万一对方不守信用,自己就替人做了嫁衣裳。
林辰听取两方之言,心中有了方向,忽又想到了个折中办法,但目前仍不是时机,毕竟自己虽急,但目前有人比他更急。
再仔细想过,对方的学识,或许还对自己未来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且忆刚才,老谢对的他的赞誉,不偏不倚。
确实,读书人,自视清高,像他这种人才,要不是到了绝境,也不会拉下面子,去做些不合身份的事宜。
考虑到这,林辰决定知人善用,唯独等待他的诚意,看到底交待如何,故有意不表,静观其变。
刘正旺左思右想,毕竟他同学的信息价值原本为0,但此时此刻,却对他有千金之贵。
刘最终咬牙,决定赌一把,这对他而言,或许是机会。
他慢吞吞的说道:
“那好吧,我就老实交待吧。
我同学的单位,是三晶科技,做的是电子面板玻璃。”
老谢听闻,刚拿起的茶杯,有些迟疑,他低语疑惑。
“面板…玻璃?!”
“是的。”
再次确认后,老谢才惊叹道:
“这可是高科技啊,采用脚盆国的东氏技术!”
“是的,原来前辈,也有所耳闻啊。”
“这我可太熟了,那可是省级的大项目啊!
我们供销社也参与了他们的采购竞标,但一直落榜。
想想也知道啊,这块是大肥肉,争的人也多……”
林辰听老谢的语气,很是激动,一时没明白什么情况。
他疑惑道:
“那家单位,很厉害?”
“厉害,当然厉害了!
是省里第一批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与脚盆国合资,他们出钱出技术,我们出人出物力。
你可能不清楚,他们有3条4.5代的生产线,后续还有6条投产,别说50吨纯碱,独自鲸吞500吨也不成问题!”
“确实是这样,所以我才敢有信心,来盘下您的货。”
“小刘,不是我质疑他们的消化能力。
而是,你怎么盘活?
别怪我说得难听,我们供销社也不是吃素的,就连我们国字号都打不进去,老实说,我不太好看你。”
刘听闻,忍不住笑了,见老谢更加疑惑,他收敛了笑容,抱歉后,才说道:
“前辈说得对,但不知,前辈对电子厂原料采购流程,以及质量要求有没有相关了解?”
见老谢听闻后,人就懵了。
刘更加信心十足的说道:
“电子厂虽属于工业制造,但实际上对质量把控非常严格,因为良品率会导致整批货的处置。若良品过低,那就报废了。
换言之,他们在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把控质量,从源头杜绝造成良品率下滑。我之所以知道,那当然是我就读的专业,其次,这话也是在同学会上,听他亲口说的。”
老谢听闻,才恍然大悟,惊叹道:
“怪不得,怪不得,连投几回,都失败告终。”
林辰想不通,这失败了一次,该总结一下,之后应该不犯才对,怎就一连几回,还锲而不舍呢?
他好奇的问道:
“谢叔,明知如此,那为何不修改投标?”
谢叔以为,他说己方竞争不过同行,故不屑道:
“别人的标书,哪能让你轻易知道。”
“那至少他的招标里,应该要有公示要求吧。”
“……”
老谢被林辰的无知干沉默了,他当然知道这些了。
问题是,人家没公示清楚,这意味着……
他终于认识到了。
怪不得,那家位于小渔村的皮包公司能够接二连三的中标!
先不说其他,值得肯定的是,人家是真的懂行!
林辰见老谢的表情,十分奇怪,像是明白了什么,又像不明白什么。
见他沉默,自己肚子倒是饿得咕咕叫。
刘更是聪敏,知道自己有把握了,更是叫来了服务员,准备点菜。
林辰见闻终于开始吃饭,心中大喜。
老谢却犹豫了,最后他甚至说道:
“先别着急,我们谈好,再吃。”
“可以边谈边吃的,前辈您看,小孩的肚子都饿坏了。”
老谢瞄了林辰一眼,还是坚持己见。
林辰心想,合着,我不是你儿,就不心疼了是吧。
刘见他固执,只好作罢,疑惑道:
“前辈,是有什么疑虑,不妨直言?”
刘见谢不语,继而又问:
“我都诚意跟您交了底,眼瞅快谈成了,怎就忽然变卦?”
“恕我直言,我不信你。”
“事到如今,前辈怎又不信我了?”
“那你老实交待,你打算如何?
第62章 知人善用
这种好事,固然绝不会轮到你的头上吧?
你怎将货物打进他们的渠道内部?”
刘刚才惊慌失色,以为谈崩,又听闻老谢一言,顿时哑然失笑。老谢好奇问他笑甚,他又道出了缘由。
“前辈,您真误会了。
诚如刚才所说,电子厂有非常严苛的流程,故此,必然会有应急备案。
也就是说,供应商除了名正言顺的那些签订了长协,还有临时应急调配的备用单位。
否则,在供应链环节出了问题,那整个工厂就得开天窗了。”
老谢刚欲起身离开,却听闻刘的劝话,如梦初醒。
他万没想到,眼前的年轻人,思想这么活络,真不愧是名牌大学毕业,看的问题都比自己刁钻。
故此,才坐下,继续听他解释。
“前辈您的意思,我明白。
那些操作,我也做不来。
不然,我也跟他们一丘之貉了。
还沦落到为两斗米折腰?”
老谢尴尬陪笑,举起了杯中茶,轻轻一举,饮下,示意刚才失礼了。
刘不介意,继续说道:
“我当然不能保证让这批货,进入长协名单,但可以让他呆在备选名录里头。
而且以供销社的名头,就是信心的保障。”
“不行,不行!”
老谢刚听闻,本听得入神,又忽然听说,要拿供销社的名头打保单,出了事情,是要掉脑袋的。
吓得他连声拒绝。
刘疑惑不解,遂问道:
“有何不可?”
“这些货,不是供销社的。”
刘见已说服了对方,但他却忽然怂了。
他意识到有机可趁,又故意装作苦恼的模样说道:
“这…就麻烦了。
若货物来路不明,恐怕这钱,又跟我无缘了。”
“不,这货绝对正品,你可以放心。
所有批次,都有原厂的检测指标、合同、批条我都有。
渠道也经由供销社签收,这也是事实。
总之,一切合法合规。”
“那为何不可?”
“因货物已转手出让,已不能挂在单位名下。”
“啊?”
刘这才意识到,有此缘故,惊叹了声,又再说道:
“那…谁人是货主?”
老谢目光移向了,正拿着筷子喝着茶的林辰,林辰仍不知两人气氛凝聚,还在以茶代食,谁知越喝越饿,都快头昏目眩了。
刘顺眼看去,大惊失色道:
“他!?”
继而又意识自己失态,怎想也不太可能,以为误会,就连忙笑道:
“不会是他吧?”
又见老谢表情不像说笑,伊始的笑容才绷紧了起来。
由心中惊讶道:
“真是他啊?!
怎么可能?!”
老谢见其惊惶,气定神闲道:
“人莫貌相,海岂斗量?”
又看其错愕,不能辩真假,继而又说:
“贤侄有奇遇,巧得贵人帮,得以巨款,资其事业,市场莫测,风云突变,陷入泥潭,感慨万千。”
刘闻言自知,惭愧难当,有老谢在前好生关照,自高看林辰一眼,推测其有大能之姿,遂好言讨向少年,乞求让自己帮忙。
林辰惊闻老谢给自己夸张的介绍,差点喷茶,他又不敢拆台,只好默不作声。
见闻刘正旺转求自己,思前想后才把折中之法告诉他们。
两人一听,神色俱变,沉思不语,林辰以为说错了东西,正欲打退堂。
谁知刘却回过神来,大惊叹道:
“妙啊!
这个办法既能保障你们的权益,我又可从中获益,更不会因转手,抬高了售价而导致交涉失败。
我觉得这个办法,对大家都有利。
同意。”
老谢则回过味来,细细说道:
“这办法…”
两人见老谢还在犹豫,不知他在顾虑什么,眼睛盯着他看,等待后话。
老谢话刚出口,本想拒绝,毕竟他知道,这折中办法无非是让他吃佣金。
作为中介吃佣金,本无可厚非,但若自己定价过低,他则轻而易举的吃下提成,损失的就是自己。
想到这情况对己不利,他才犹豫不决。
又看两人都有股韧劲,特别是林辰,更需磨砺一番才得以成长。
但最后,他还是欣然同意了。
两人听闻,各自欢喜,刘马上点菜,林辰则刷洗碗筷,等着开饭。
老谢脸上笑眯眯,心中却已作盘算,如何开价以及款项交割事宜。
餐中,两人推杯换盏,林辰以茶代酒,相谈甚欢。
饭后,互留联系方式,双方各散东西,折返驻地。
在商贸大楼入口,巧遇海外贵宾,见其语言不畅,惆怅不已。
老谢遂上前热心帮助,交流得知,竟是刀士化学的区域营运官,贾思博.布朗。
更得知他此次是带着任务前来,打算参展由木烨区倾力打造的首届化工世博会。
老谢对这闻所未闻的新奇事物产生兴趣,遂三人同行,来到了刀士的办公场地。
刚进门,林辰发现,众人惊愕不已的看着他三人。
后来才得知,今早忙碌,竟为寻他。
布朗先生因天气变化,导致飞机延误,接待人员不解实情,与他失之交臂。后再多方交涉才得知,他人在候机大厅,遂重新让天意国际酒店又派遣司机接送,但去时人已离开,只好空车折返。
正当管理层十万火急之际,听闻门铃响起,打开门时,见林辰、老谢,还有鬼佬,矮、高、胖三人出现在眼前。
诧愕瞬息,喜上眉梢,经理陈国泰得知寻着了人,当场屁颠出来迎接,列队欢迎。
布朗先生领着两人,在众多精英的目光下,进了办公室。
陈见状,又马上安排秘书,将他珍藏的蓝山咖啡拿出来,泡好3杯,送入室内,唯林辰喝矿泉水,人手1杯。
安排妥当,他也扎了进去,与布朗先生问候,交流中,才得知事情缘由,布朗先生还一番自嘲,显得平易近人。
秘书进来,相貌姣好,身材挺拔,曲线自然,引得布朗先生瞩目一番,她放下饮料后,宛然转身,更是迷得布朗先生神魂颠倒。
陈尴尬的咳嗽一声,又进行刚才的闲聊,互相认识后,又介绍老谢给他认识。
“谢立仁先生,是霸州石油旗下供销社的科长……
贾思博.布朗先生,原是鹰酱国刀士集团的涂料事业部部长,现为霸州南方区域营运官。”
“幸会,幸会。”
两人在陈的介绍下,又加深了认识,互相握了手,交换了名片,真挚的合作仿佛就从这刻开始。
半会,老谢象征性的抿了一口咖啡,眼神忽然一瞪,本想作罢,又忍不住再喝上一口才放下。
遂起身请辞,一番客套后,又让秘书代为送行。
两人离开时,小王却留意的看了眼,心中一股崇拜之情油然而生。
回到供销社,偶遇实习生小张回来上班,老谢诧异,得知她回来恶补业务,表扬她上进好学,前途无限。
小张一乐,殷勤服侍前辈,斟茶递水后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苦读资料。
老谢见有外人,一时不方便跟林辰讲述刚才的情况,他忽想到办法稍微扬声道:
“林辰啊,前边左拐有间会议室,你到那里坐着,我忙完手头上的工作再来找你。”
林辰听闻后,莫名其妙,但没多问,依他照做。
片刻,老谢装模作样的拿了些资料,进来,合上门,放下东西,才解释道。
林辰才知他谨慎,怕隔墙有耳,传了出去,不妥。
经老谢的复盘,才知晓他在饭前的犹豫不决果然事出有因。
幸好老谢也有对策,午饭才吃得痛快。
见老谢细细说着方案,他的思想又云游四海了。
刚在屋内闲坐,静下心来,思绪着布朗先生的话,意识到世博会将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有利于自己规划出一个符合现实的战略目标,以此作为事业版图,拓展业务。
自此,世博会就在林辰的心里有个印记。
谈话间,两人已交换意见,立好了对策,就连之后的安排也设想好,打算等刘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