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姐,特别的金手指
作者:超然大厦的武道天才 | 分类: | 字数:34.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章 落户
周妈小的时候,老娘就去了,她只有这么一个闺女(父亲不详)。
临死前把周妈送到了海城孔姓人家,成为孔家二小姐的伴读,到16岁时不知何故,有一天突然回到村里。
隔了一年,表姐给介绍大户人家做保姆,巧合的是那大户人家听说是周家庄周姑姑家的女儿(也就是周妈的娘-周姑姑),就二话不说要了过去。
表姐不知道,村里人可能也不是很清楚。
周妈的外婆是宫里出来的周姑姑,娘也是,周妈又是海城有名望的孔家长大的,可见一斑。
周妈是到了H市的方家两年,后来申市的严家老爷子要过去的,后在大小姐身边一直到现在。
由于十几年没有回来过,记忆有些模糊,到了两个岔路口不知道再往哪儿走。
三口人,蹲在泥路边上,靠着树桩,眼巴巴的等啊等,皮都被焦阳晒出红褶子出来了,才看见一个老黄牛慢悠悠的晃过来了,还挺优哉游哉的。
老爷爷带着个乌兹兹的竹编斗笠,拿个鞭子呦呦翘着靠边上停下来了。
“娃啊,这是咋了?可不行这么嗮着,这日头毒着呢。”
您老说的什么话,我们一句没听明白。
还好周妈能说方言:“老大爷您好啊。我们想去周家庄,不知道走哪条路。”
“哎,好好好,好着呢。这是走亲戚?
周家庄啊,现在不行叫这个,叫五星公社。
你们啊,得走右边那条路。
走,上车,我正好要去找周家老二要米去。
这不干人事的,前年借的米到现在还不还我们,我得去要债。顺便送你们。”
“哎哎,谢谢您老了。这太不好意思了。”
“谢啥,对了,你们去哪个生产大队?”
“我们有很多年没来,不知道啊。”
“哦,那你们是找谁?”
“找周丙生。”
“啥?你找的是那个老狐狸呀!
我跟你说,借我们粮的那个王八羔子就是这个老狐狸的二孙子,叫二狐狸。
不干人事,借遍了周围村的粮不还,说等明年再还。
这都两个明年了,今年又是明年。”
周妈听后讪讪的:“这……是远房二爷。”
“哦,没事儿。也不关你们什么事儿,我就是这么一说,我就是气不过。
这不干人事的玩意,太狡猾了。
当时哭鼻子抹眼泪的,那个凄惨哟……
磨得我实在没招了,都在我家住上了,不给粮不走,吃了我们家都几大碗饭了,再住下去,我们家娃的口粮都给干没了。
实在没办法就把大队的口粮给了几十斤。
好家伙就几十斤,我也没好意思让他打条。你猜怎么的?”
三人听了,也是好家伙,这都干了多少个不干人事的事呀?
给大爷气的胡子都翘到天上去了,那鞭子在半空中就没落下来。
要是那二狐狸在这儿准得皮开肉绽,真是好家伙。
“那家伙,在我们周围十几个村里,挨个搜了遍,一个没打条。
我们村有几个挨饿挨不过去,差点没死了。
二狐狸村倒好,那日子过的哟。
气人,气人,真真的气人。”
顾若卿听了只有一个感觉,人才呀这是。
顾若天觉得,学到了,还可以这样的吗。
周妈就不知道作何反应好了,二堂哥还是这么皮,好像比小时候还皮呢。
在大爷的唉声叹气,三人的目瞪口呆中,到了二狐狸家。
“哎呀,老村长!你咋又来了呢,真没了。
你看,我们现在是两天一顿饭了都。
明年!明年,我加倍还你,成不成?
您来一百遍也没有粮食。
要不把我抵押给您,我去给你当苦工行不行?”
“扯犊子,你那是当苦工吗,你是消耗我粮食去了。
我也得学你,今天我就住这了,你不给我全还完,给个三五十斤也行啊。
我就不信了,让你看看马王爷有几只眼睛。”
“不,不是,这话是这么用得嘛。
嘚嘚,我也不和你说了,我给你十斤行不行?
您老不要和别人说,我就给您。”
“三十斤”
“十五斤”
“二十九”
“.……”
“…….”
“行了,就二十五斤,我先走了!” 这回知道了,您有二十五只马王眼。
老村长,利落的把粮袋随手一抛,直接挥鞭走了。
“哎…….哎……..”
二狐狸背着手,一声接着一声叹气。好似狐狸尾巴耷拉着,随着每声叹气掉一撮毛。
…………….
这时才发现顾若卿三人:“你们这是?”他们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二堂哥,我是嫣然呀。”
“嫣然?是幺姑家的嫣然吗?你不是在大城吗?咋回来了?他们是?”
“说来话长,我男人很早就去了。我主家也不在了。
这外面现在也不大太平,我们孤儿寡母的也没个固定工作,就想回到老家安居。
最起码不会被人欺负。”
顾若卿和顾若天,同时摆着受尽欺凌的柔弱模样。周妈则是一脸苦瓜相。
“这……”
要往年,他一点不犹豫就把他们收了。
可是现在是灾荒年,日子不好过,自己村里的口粮都紧巴巴的,再来个外来的,又一下来三个。
哎!可是,这是他亲亲的幺姑呀,虽不是亲的,可是和亲的没分别。
幺姑去世前,他几乎就黏在幺姑家不挪窝的,因为幺姑家的饭最好吃,糕点每天不断。
看出二堂哥的为难,周妈说:“二堂哥,我知道今年年景不好。
我们只要求落户就行,不用担心我们口粮的事情。
主家走之前给我留了点钱,我自己想想办法。”
“你一个妇道人家能想啥办法?这年头有钱也买不着粮食。哎…”
“我们只把户口落在这里,不要工分,开学两个孩子就要上高中了。
到时就住在县里,我们也不怎么在村里住着的。
你看能不能通融,这两个孩子明年就参加高考了,我也不敢耽误他们。
搬来时,老师是千叮嘱万叮咛的一定不能让他们荒废学业,说他们是上大学的好苗子。”
“哦?他们俩都高中生啦!学习还能那么好,能上大学?”
“那儿最好的高中,老师们都是这么说的,说能考上首都没问题。”
“这么好!嫣啊,你可算苦尽甘来了,我幺姑要知道这事儿该多高兴啊,她就是去得太早了呀。”
周妈听到她妈幺姑,也是眼眶都红了。
“这事吧,我也做不了主,我们几个村干部商量一下。
我再和我爷爷通通气,你们先去我爷爷家拜拜。
也好久没去看幺姑了吧?既然来了,上山一趟看看幺姑。
这事吧,也着急不来。堂哥尽量给你办啊。”
“那就谢堂哥了,这次来带的行李有点多,没给你们能捎上好东西,这儿有块布料,还有一些糕点。
你给孩子们尝尝,我这做姑姑的不合格。”
“这是怎么说的呢?”
他们来了半天一直没露面的堂嫂,一下冲过来,接过包裹:“嗨,这姑姑的好不容易来一趟,连口水都没喝上,真是。
死老头子你不是一直念叨着幺姑吗 ,这幺姑家的嫣然来了怎么还这么多废话。
你赶紧去忙你的事儿。要把幺姑家的事儿给办好了啊。”
“你这死老婆子!”
堂嫂不耐烦的挥挥手,拽着周妈就往前走:“走,我带你去看我们家老爷子。老爷子肯定开心,过年前还念叨着你呢。”
就这么着,屋都没进去,水还是没喝上,就被堂嫂拽的直往二爷家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