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女相养成手册
作者:K白筱 | 分类:古言 | 字数:34.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章 副使暴亡
春日里的诗会及宫宴结束后,上官若迎来了自己在古代的第一个盛夏。
自凤朝开国以来,每到七月初,皇上便会领着一众妃嫔子女前往行宫避暑,直至天子寿辰前,方会圣驾回鸾。
饶是随着凤堇住进行宫中最凉爽的碧水阁,上官若仍觉酷暑难耐,恨不得成日间坐在冰桶里。
外头没有片刻停歇的蝉鸣之声,更是惹得她愈发怀念从前。
“空调、冰箱、雪糕...我想死你们了......”
然而,比炎炎夏日更令人焦虑的,是明知会到来,却无力避免的祸事。
十月初,爽冽的秋风吹进宫墙,将红砖绿瓦下种着的一排排银杏染成了金黄。
“若若,”凤堇不知何时走了进来,满目焦急。
“你之前找的那些人可靠得住?眼看就要到那个日子了,怎的还没有一点消息传进来?”
上官若只盯着她身上那件浅杏仁底的织金缂丝宝相花锦袍,答非所问。
“公主这身衣服是新做的吧?颜色虽不出挑,却衬得您格外温婉大气呢。”
凤堇对她的漫不经心有些恼怒,登时便欲拂袖而去。
上官若轻轻拉住她的衣袖,示意她坐下,低声浅笑。
“殿下莫慌,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
说着,她倒了一杯茶,推到凤堇手边。
“不如先喝杯茶静一静心。”
“十月初十,我们只剩七日了,你叫我焉能不急?”
凤堇端起茶杯,一口饮下。
“尚在行宫时,我便与你提及此事,你只说让我耐心等候。如今已经月余,你究竟作何打算?”
上官若轻啜一口茶水,悠然开口。
“我并未作什么打算,这位副使,注定是活不了的。”
凤堇听她这样说,霎时变了脸色。
“你应当清楚,一旦他不明不白死在我凤朝境内,必将有损两国邦交。”
“如此事处理不当,前世覆辙,便在眼前了。”
上官若不卑不亢,向她解释。
“正如我刚才所说,殿下这件衣裳,单独看时并不出挑,可穿在您身上,却有一种不同的韵味。”
“表面看来,想方设法保住那副使的性命,是阻止未来祸事的最佳选择;但这个选择,却不是眼下最适合您的。”
“此话怎讲?”
凤堇纵然得幸重生,终归缺乏实际斗争经验,总有些事要由上官向她讲清楚。
“渑国使团一直居于驿馆之内,而那渑国副使却暴亡于城郊一处偏远客栈。”
“守卫士兵未曾见过陌生面孔出入,居于他隔壁的使团众人也未听到任何异常响动,加之他每日都会出城一趟,便说明他是自愿离开的。”
“能让他每日自愿,且费工夫瞒着使团上下出城,要么,是他要做的事不宜示于人前;要么,是他去见的人身份特殊。”
“既然他如此费心遮掩自己的行踪,您作为一个久居深宫的女子,又从何处知晓?”
“因此,您不可能向陛下禀明情由,派人保护。”
“反观您自身,一无忠于自己的暗中势力,二无亲自前往相救的能力,又要如何去保住一个外邦使臣的性命?”
凤堇听完她的话,陷入短暂的沉默。
“既然不能保他,你又何必找人去跟着他?”
上官若仍挂着淡淡的微笑。
“因为我要保的人,不是他。”
自行宫回来后,上官若便多次以替公主挑选陛下生辰礼为由,出宫在城中闲逛。
闲逛多了,便结识了京中最大的地下情报组织——丐帮。
当然,不是武侠小说里那个会使打狗棒的丐帮。
上官若使了些银钱,嘱咐一群花子替自己盯住那渑国副使。
其实也无需他们多做什么,只需将他每日去了哪里、见过什么人记下,待她下次出宫时告知于她。
有钱能使鬼推磨,何况是一群常年食不饱腹的饿鬼。
某次出宫时,便有乞儿领着她来到一处青灰色建筑跟前。
“姑娘,那人连日来多次到访这个院子,有个姑娘引他进门,看起来二人很是相熟。”
“他每次大概会呆上一炷香的功夫,然后便与那姑娘一道从北门出城。”
上官若从袖中掏出几两碎银,叮嘱乞儿看好那姑娘,旋即打发他离开。
她看着不远处紧闭的门,陷入沉思。
二皇子凤玄的生母,原是京城一家林姓小商贩家的女儿。
当时她在街边摆摊,被路过的大将军凤琮看中,带回府里做了侍妾。
林氏入府后,一时风头无两,没过多久就有了身孕,且被诊断出是个男胎。
凤琮知晓后大喜,应承林氏,诞下麟儿后便抬她做姨娘。
可惜林氏无福,虽生下凤玄,自己却在生产时血崩而亡。
待凤琮成功夺下帝位后,册封妃嫔之时,也没忘了林氏。
但她毕竟出身不高,凤玄又才智平平,不足以令她母凭子贵,便只追封了个才人。
二皇子在皇后的抚育下长大成人,却不忘生母之恩,对其娘家一直颇为照顾。
此时上官若眼前的院子,便是凤玄数年前为外祖修建的住处。
“难道你要保的人,是那个住在林府的女子?”
凤堇耐心听完上官若的叙述,抓住了故事里的关键人物。
“没错,我要保的人就是她。”
“她是唯一一个能证明林府与渑国副使有往来的直接人证,若她死了,这条线也就断了。”
十月初十,渑国副使的死讯如时传入宫中。
据说尸身被发现时,正赤身裸体俯卧于地,十分不雅。
凤帝为此接连上了好几日的火,任凭御膳房送来多少绿豆莲子汤,也没能消掉他嘴边燎起的大泡。
由于此事干系重大,京兆府只出人抬了个尸首,便将此案上交刑部。
刑部又联合负责外交事宜的鸿胪寺,两部门倾力查了三日三夜,毫无头绪。
眼看两头的主事官员嘴角也开始起泡,上官若决定,助他们一臂之力。
这一日散朝,刑部尚书满面愁容地走在宫道上。
突然,他额间一痛,不知是哪个混蛋朝他掷了块石头。
尚书大人嘴里骂娘,一脚将那石头踢开。
只见那石块外头松松裹了张宣纸,他这一踢,外层纸张便掉了下来,上面还隐约透着些墨迹。
于是,他俯身拾起那张纸,展开来看。
“副使一案,可查林府小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