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穿书:女相养成手册

作者:K白筱 | 分类:古言 | 字数:34.4万

第41章 众人劝阻

书名:穿书:女相养成手册 作者:K白筱 字数:2274 更新时间:2025-05-07 09:47:41

凤齐说到此处,眼看众人渐露疲色,才意识到已是月上中天。

“先散了吧,容我再想想。”

“卓清,你也先下去休息,我们明日再议。”

回到卧房中,凤齐见呼延熹还未睡下,正坐在灯下翻一本书。

“在看什么?”

“一本普通的游记罢了,昨日佳儿出去置办东西,顺带买回来的。”

说着,呼延熹将书递到凤齐眼前。

“妾身从前就喜欢看别人写的这些山啊水的。”

“毕竟自己能去的地方实在有限,只能饱一饱眼福。”

凤齐随手接过册子,见封面上书“游方纪要”四个大字。

他粗略翻上一翻,发现书中记载的,不过是某人外出云游时,随手写就的日常见闻。

字里行间能看出,作者笔力尚浅。

不但文采平平,记叙也缺乏生动。

“这书写得着实一般。”

凤齐将书还给呼延熹,又向她许诺。

“等了结了此事,若父皇无其他旨意,我便带你到南边去看看。”

“你自小长在西北,自是看多了戈壁荒漠。”

“皇城虽然繁华,终究匠气重了些。”

“论美景,还得是江南。”

呼延熹眼睛倏然一亮,声音也透出无法自持的欢欣。

“殿下此话当真?”

“自妾身入了京,总能听人说起江南美景,可惜一直未得机会亲眼一观。”

凤齐牵过妻子的手,大拇指轻轻摩挲着她的手背。

“当然是真的。”

“只是此番若想事成,还需你助我一臂之力。”

呼延熹目光中带了几分坚毅之色,轻启朱唇。

“殿下请讲,妾身必当鼎力相助。”

“我方才见了几位统领,他们在城中这些时日,并没有太大收获。”

“因此我琢磨着,若想打开局面,必得亲自前往渑国一趟。”

“如能偷偷潜入王庭,面见渑王,便可双管齐下,挫败呼延玉的野心。”

呼延熹垂头思索少顷,复又抬头看向凤齐。

“殿下带来的人,对渑地皆不熟悉。”

“您是需要妾身,将前往王都的路线,告知您的属下吗?”

凤齐犹豫了一下,摇摇头。

“我需要你,亲自带我入王庭。”

大皇子妃脸色微变,背过身去。

凤齐以为她不肯,便打算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我知渑国是你的故土,你若如此做,便会背上叛国的罪名。”

“但你细想,若呼延玉失败,呼延家满门必遭大祸。”

“而若呼延玉称帝,以他的性格,必将对凤朝发难。”

“届时战火重燃,受苦的还是两国百姓。”

见呼延熹始终不发一语,凤齐只得作罢。

“你若实在不愿意,我再想其他法子就是。”

“殿下。”

呼延熹唤着他,语中竟带有几分哽咽之意。

“妾身并不是吝惜自己的声名。”

“只是如今形势不明,您贸然亲身前往,万一遇到什么不测,叫妾身如何回去面对德夫人和公主?”

凤齐向呼延熹靠近些许,轻轻抓住她的肩膀,将她转向自己。

“可若真是你来带路,我怎能置身事外,坐收渔翁之利?”

“夫妻本为一体,我不能由得你独自去替我冒险。”

咣当一声,房门被人从外面大力推开,一个人影冲了进来。

屋内二人皆是一惊,以为有刺客闯入。

凤齐一把将呼延熹护至身后,正欲喊护卫来援,方看清来人面貌。

来者何人?

自然是先前被大皇子赶回房歇息的靳卓清。

众人散去后,他本也打算睡下,但总觉心中不安。

于是他便出门来到院中,想借微凉的夜风,吹散内心的愁绪。

没成想,他路过大皇子卧房门口,恰好听见里头夫妻二人秉烛夜话。

更巧的是,飘进他耳中的,正好是那句——

“我需要你,亲自带我入王庭。”

卓清登时便欲冲进屋内阻止,但又顾忌着内有女眷,只得先耐下性子,再听听看。

结果听着听着,就感觉大皇子马上就要说动皇子妃,亲赴险地了。

于是,他再也顾不上什么礼数,直接推门闯了进来。

“卓清?”

“你这胆子,真是愈发大了。”

亲卫扑通一声跪在凤齐脚下,字字恳切。

“殿下要杀要剐,待渑国事定,卓清认罚。”

“可皇子妃说得对,您实在不宜亲入渑地啊!”

“那呼延烈,上次就曾多次暗算您。”

“此次给皇子妃的家书,还不清楚会不会又是什么圈套......”

“放肆。”

凤齐打断下属的话,望向呼延熹,担心她因卓清的话心生芥蒂。

好在,她脸上并未露出任何异样之色。

卓清自知失言,惭愧叩首。

“属下并非意指皇子妃有加害殿下之心,只是渑人狡诈,不可不防!”

“可是......”

凤齐的话还未来得及说出口,便见呼延熹起身,跪到卓清身侧。

“殿下,妾身绝不会让您去的。”

“如您想要妾身施以援手,就必须留在岩绿城中静待消息。”

随即,她看了看靳卓清。

“就让卓清随妾身去,他功夫好,人也机灵,最重要的是——”

呼延熹的话一滞,暗含深意。

“他忠于殿下。”

靳卓清点头如捣蒜。

“殿下放心,属下就算是死,也会护得皇子妃周全。”

第二日,凤齐醒来时,身边已经没有呼延熹的身影。

他疑惑起身,入耳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外头什么动静?”

他暗自思忖,“这一大清早,熹儿便不见踪影。”

“难不成是昨日未应承她与卓清,今日她欲趁我不备,与卓清私下里一道去渑国?”

思及此处,凤齐翻身下床,大步走至卧房门口。

他一把拉开房门,旋即怔住。

院子里头,是乌压压跪了一地的人,粗略一计,足有上百之数。

众人装束各异,看起来都是些贩夫走卒。

“请大皇子切莫亲涉险地!”

“请大皇子三思!”

刹那间,劝阻之声响成一片。

好在,他们还知道压低些声量。

如若不然,只怕不出一日,城中百姓便都能知道,这院子里住着的,是当朝大皇子凤齐。

凤齐无奈,让众人先起身。

然而,上百人在此刻表现出空前的团结,可谓一呼百应。

“请大皇子答应我等所求!”

“大皇子不答应,我们就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