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女相养成手册
作者:K白筱 | 分类:古言 | 字数:34.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67章 请罪书
上官若的话说得坚定而直白,仿佛萧元闯于她而言,甚至算不得生命中一个普通的过客。
而事实上,上官若心里想的是——
“她古代上官若的先祖,关我现代上官若什么事?”
皇帝凝视她半晌,终于将一直端着的那杯茶喝下。
“你倒是狠心。”
上官若霎时间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
皇帝说什么?
说她狠心?
他究竟哪来的自信,说别人狠心?
可惜,这一连串质问,她并不能明着说出来。
“奴婢居于深宫,而萧将军居于庙堂,本就不该有相见之日。”
“因此,奴婢以为,此举算不得狠心。”
皇帝端详着她的神情,叹惋。
“看来果真是襄王有心,神女无梦。”
接着,他又问:“你既撞破了萧元闯与凤堇相会,可曾问过缘由?”
“不曾。”上官若答得理直气壮。
“奴婢晓得尊卑有别,主子的事,奴婢不会多问。”
“那你可想知道,萧元闯是如何对朕解释这件事的?”
上官若纹丝未动,静待皇帝自行将话说下去。
“他说,下月初七,是你的生辰。”
“他之所以冒险潜入凤栖宫,便是想同堇儿商议为你庆生的事。”
“将军这理由,奴婢听了都觉得荒唐。”
皇帝挑眉,“怎么说?”
“生辰年年都有,为何从前不见将军有何举动?”
“更何况,这样的小事,一纸信笺便可说明,又何需将军亲自跑一趟?”
“哈哈哈哈……”
皇帝抚掌大笑,随即道:“不愧是朕跟前的人。”
“连提的问题,都与朕如出一辙。”
“那萧将军是如何应答的?”
“他辩解称,自你获封女官,宫中便一直多事。”
“先是大皇子被贬出京,后是太子不幸薨逝。”
“而你常在御前行走,一定十分劳心劳力。”
“因此,他便想与凤堇商量,今年生辰,该如何能让你开心一些。”
“原本,他没想着亲身犯险。”
“但又觉得纸上总是说不清楚,所以头脑一热,便去了。”
上官若心怀忐忑,谨慎询问。
“将军此言,陛下信吗?”
皇帝又啜了一口茶,感叹。
“若朕说信,你会不会觉得意外?”
“不瞒你说,很久以前,朕也曾做过类似的事。”
“那日朕看着萧元闯的眼神,便知道他没有骗朕。”
上官若心中的大石,终于落了地。
她怎会觉得意外?
萧元闯这套说辞,还是她根据天子的过去,量身定制的。
看来,皇帝这辨识真假的功夫,还要再练一练。
“那陛下打算,如何处置萧将军?”
皇帝沉吟片刻,方道:“他如今伤势太重,也不宜挪动。”
“先在牢里养着吧,朕会命人好生照顾他。”
“过段时日,待萧冲返京,朕再考虑该如何处置他。”
上官若佯装无知,神情惊讶。
“陛下准萧大人回京了?”
皇帝点点头,“那日朕看过邹辛的奏报,便传了信去西南,召萧冲回京。”
“只是没想到,这人还没回来,请罪的折子先递上来了。”
随后,皇帝看向上官若,问道:“你觉得,萧冲真的会反朕吗?”
上官若拿捏着分寸,答得含糊。
“此事干系重大,奴婢不敢妄语。”
“但奴婢曾在御书房见过几次萧大人,私以为,陛下在大人心目中的分量,还是很重的。”
“陛下既没有直接派官兵去抓捕,想来也是相信萧大人对您的忠心。”
皇帝眉目低垂,手指轻轻摩挲着茶杯的外壁。
“其实朕只是想看看,萧冲有没有这个胆子回来。”
“若敢回来,方能彰显他问心无愧。”
“可他这头向朕请罪,那头又动身返京,倒让朕有些看不明白了。”
上官若微蹙蛾眉,尝试着开口。
“陛下,奴婢有一猜测,还望陛下听了,莫要生气。”
“有没有可能,萧大人的那道请罪折子,有什么蹊跷?”
她瞧着皇帝没有异样,才继续道:“陛下方才也觉得,萧大人之举自相矛盾。”
“那么依奴婢愚见,萧大人若不是疯了,便一定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又或者,他是遭了小人的构陷。”
“西南遥距京城千里,大人若在路上出了什么意外,有这一道请罪书,便可定为畏罪自裁。”
“反观京中,端王爷尚被幽禁于王府,萧将军也在牢中受尽苦楚。”
“若不是陛下圣明,这二人,眼下怕是只剩坟头一缕青烟了。”
“奴婢说句大不敬的话,若他们三人真有心造反,陛下现如今,还怎会好端端坐在这里?”
“只怕这一切,都是有心之人故意陷害。”
随着上官若的话语,皇帝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那你认为,是何人算计了这一切?他又有何目的?”
上官若朝皇帝一拜。
“奴婢愚钝,只是如此揣测,并不能看透掩藏于后的真相。”
皇帝哼了一声,言语之中颇有深意。
“朕觉着,你可一点都不愚钝。”
说罢,皇帝拂袖而去。
上官若拜别了天子,喃喃自语。
“我已言尽于此。”
“接下来,就要看你的了。”
皇帝回到御书房,面色微愠。
高宁忙近前问道:“陛下走了这一大圈,想必饿了。”
“老奴让小林子去拿些宵夜来,可好?”
随着皇帝点头允准,不到一炷香时间,小太监便拎了食盒回来。
“启禀陛下,御膳房今日备的有茯苓鸡粥、五香仔鸽、金丝烧卖、玉笋蕨菜、糖醋荷藕、甜酸乳瓜。”
高宁瞧见皇帝揉着眉心,目露疲色,便上前教训徒弟。
“糊涂东西,谁叫你给陛下报菜名了?”
小林子被他这一骂,惶急地端了粥碗呈上。
谁料他脚下一软,竟连人带碗,摔在了御书案前。
温热的羹汤直接泼在案上,污了上面摆着的奏折。
他吓得手足无措,一个劲儿叩头请罪。
高宁也顾不上骂徒弟,赶忙上前收拾一团乱麻的案头。
忽然,只听他“咦”了一声,从一堆被粥浸泡过的奏折中捡出一封。
皇帝定睛一看,正是萧冲递上来的请罪书。
“怎么了?”
高宁将折子上的污渍擦拭干净,向皇帝指着边角处。
“陛下请看,这里,好似有个夹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