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心累,那看穿人心很正常吧!
作者:祀令 | 分类:历史 | 字数:24.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90章 学武不学脑,用脑不练武!
“此事是这样的,公子在山庄开设了一门数学课,讲解到他自己发明的【龙剑数字】……”
理了理思绪,组织好语言的和升,立马正色道。
听着和升绘声绘色讲解下来,夏侯尊和李明对新式数字,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总而言之,新式数学可以简化计算,提升工作效率。
就凭这两点,新式数学就非常值得推广。
更不用说对日常生活非常有用,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既然新式数学作用巨大,那就推广学习!”一拍桌子,夏侯尊高兴道。
一旁的李明高兴的点头,心里非常认可夏侯尊的决定。
为何每年查看账目,夏侯尊都要为之头疼?
还不是因为数目庞大,根本不好核对,只能翻翻账目,粗略了解,无暇仔细推敲核算。
可如果掌握如此算法,那计算核对就方便了许多,必将节省夏侯尊很多时间与工作量。
再说,有如此快速查验方法,那对重整大夏、清洗贪官的计划,将大大有利。
这段时间与夏侯尊从不离身的李明,可是这位爷的举动深有感触。
不动则已,动则雷霆万钧!
想明白的李明,展颜道:
“皇上圣明!得此一宝,大夏大兴,更不可阻挡,吾皇圣德之名必将流传千古!”
和升附和,“有此书籍,犹如鲲鹏展翅,大夏复兴,吾皇震服宇内,不远矣!”
“哈哈哈,低调,大夏复兴还言之过早,只能说是初露雏形,两位爱卿还需要努力!”
捋了捋胡须,高兴不已的夏侯尊,谦虚道。
当今成果来之不易,全多亏了他的好佳婿。
为了好好利用此物,夏侯尊可要好好考虑一番。
不怕其他问题,就怕……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要是被下面之人窃取了新式数学知识,以防政策,那可就不美了。
故而新式数学现阶段不宜大张旗鼓推广,倒是需要想个法子,多多培养这类人才。
想到这里,夏侯尊面色一冷,吩咐起来。
“假如现在推广,必被奸佞所用,所以朕决定选派一些忠诚人员,先去青阳山庄学习一番。”
“等学有所成,不,学有所用时,再将这部分人重新招回,以此为师,而后大量培养可用之人。”
“朕就不信,等这些人下到地方,还查不出那些贪官污吏。”
“这……”
计策虽好,但涉及权利争夺,和升一时语顿。
权来自拳!
没有足够的武力支持,想必如此作为,必将导致大夏局势失控。
李明也一脸为难道:“皇上,如此做法,会不会导致那些人狗急跳墙?”
“嗯~!两位爱卿考虑周到,是朕着急了。”
“司马家世代忠于夏侯家,替夏侯家执掌军队。”
“且司马允大将军,乃当今国舅。”
“他必定忠心于朕,可是他麾下的军队,有多少忠心与朕,还真不好多言。”
见两人面色不好,夏侯尊想起国内情况,语气警惕道。
大夏分为中三道,夏、明、渭;南三道,庆、云、青;东北三道,商、海、东;西北三道,西、北、北。
其境内较大的几方势力,分为皇家,异姓王,文官新贵,武勋新贵,士族,地主,商贾。
皇家不用多说,便是夏侯家。
当今异姓王是东贤王凌志、平南王桂钟乾、西献王云謇、北定王卫青云。
四王属于开国功勋,太祖赏三府封地,每代无大功,便消减封地。
如今明面上还占三府封地的只剩北定王,其他三王都只独领一府。
北定王能占三府,只因毗邻罗斯国,每隔几年或几十年都需要打大仗,战功不断,才得以保持封地。
文官新贵,便是左丞相李瀚和右丞相罗佑为代表的官僚派系。
武勋新贵,则指大将军司马允代表的军中勋贵,其妹司马冰更是妃子,可谓大夏实权人物。
士族,以郑家为首,其他几家为辅,掌握大量财力、典籍,大夏中小官员以及读书人,多多少少受其恩惠。
而且郑家大女郑珍云也是妃子,故而势力遍及大夏各地。
地主、商贾,分别以莫紫婧莫家为首、江阴江家牵头的庆云青商会为首,便不必多言。
大夏建国几百年,势力之间错综复杂,相互交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故而夏侯尊才对司马允掌握的军队,缺乏基本信任。
各大势力连锦衣卫都能渗透,军中类似情况想必更甚。
见夏侯尊沉思良久,无法决断,和升灵机一动。
“要不我们问问公子,看看他有什么办法,解决这样的情况?”
“有道理!”李明同意完,还不忘补充,“公子能人所不能,一定有办法解决!”
通过这段时间观察,夏侯尊非常清楚他这位贤侄,不仅聪慧有才,而且还掌握着一些新颖之物。
正如和升、李明所说,弄不好那小子会有办法。
“行,你带人过去听课时,顺带问问贤侄有没有对策。”
“记得委婉一些,不要过多透露信息。”
精明的和升,看着夏侯尊,当即道:
“微臣先以临青村需要提高安保,并且贩卖货物需要高强的护卫为由,问问公子有什么对策,不行再找其他借口。”
听完,夏侯尊点头,满意道:“嗯!爱卿想法不错,就这么办。”
行事方法、借口都不错,没有什么漏洞,旁观的李明见此,更是不再出言提醒。
宦官过多干政,为上者大忌,适可而止,乃警世名言。
“倒是公子如此功绩不便嘉奖,微臣愧对公子信任。”
喝水不忘挖井人,和升得了好处,多少需要提点一下夏侯尊,让他记得龙剑的恩情。
一来以后龙剑知道,可以给留下好印象。
二来还能博得夏侯尊好感,树立一个知恩图报的人设。
“呵呵,你倒是鸡贼,不忘两边讨好。”
“不过你说的这些,朕都记在心里,不会亏待他的。”
指了指和升,夏侯尊微微笑道。
事情摆在明面上说开,永远比在下面搞小动作要好,毕竟哪位皇帝都不喜欢臣子之间,私下交往过密。
清楚和升此举之意后,夏侯尊自然不会恼怒,反而非常开心。
再说,他也极其喜欢“准驸马”,怎会忘记犒赏?
就如这次新式数学的功劳,此时不宜宣传,功劳只能先积攒下来。
等下次机会合适时,连同上次曲辕犁之功,一起奖励给龙剑就是了。
就连一旁的李明听完对话,也嘴角一动,笑了起来。
这和升还真有两把刷子,做事做人都不错,难怪皇上提拔他为御前侍卫,宠溺之臣。
和升鞠躬,“皇上英明,慧眼如炬。”
“对了皇上,这人手微臣去哪找?”
这一提,夏侯尊捋虎须的手一颤,顿时犯难。
“算学倒是有30人,可是有多少忠于朕的,朕还真不知道。”
“可是新式数学,又是除腐利器,现阶段无法随意传播,这……”
大夏最高学府名为“国子监”。
而国子监分为六学:国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分别面向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僚子弟。
律学、书学、算学则面向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
此外,国子生、太学生、四门生学习儒家经典。
律学、书学、算学学生则学习专门技术。
国子学生员三百人,太学五百人,四门学一千三百人,律学五十人,书学、算学各三十人。
入学年龄为十四岁至十九岁,律学则为十八岁至二十五岁。
……
不要说夏侯尊为难,其实和升此时更加犯难。
为臣者,不能为上分忧,便是无能。
众所周知……
学武不学脑,用脑不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