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通古代!两个家都发展起来!
作者:椰椰呀 | 分类: | 字数:36.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09章 公费旅游
徐小莱这么一说,杜娟娘差点出来的一点泪意都憋回去了。
一个是她想美美地出嫁,另一个就是她也不想让小莱的心血白付。
这半个下午,小莱对她的妆容可以说是精益求精。
杜鹃娘都觉得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美丽的自己。
好一番检查之后,三个姑娘这才放心下来,杜娟娘绝对是处于最完美的状态。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传来喜娘的高声呼喊:“新郎官来了!”
接着就是小孩子们嘹亮的声音。
“新郎官将新妇带回家了!”
“新娘子要出门啦!”
不怪小孩子们这么开心,这里的习俗是新娘子出门会撒铜钱糖果,小孩子们最喜欢这种活动了。
屋子里,程兰红亲自帮杜娟娘盖好红盖头。
杜家的兄弟将杜娟娘背在背上,送出门。
徐小莱则是在旁边轻轻护着杜娟娘,以防新娘子掉下来。当然了,这绝是绝对不会的,只是以防万一。
因为平时两家人经常在一起工作,都熟了,所以真的是没有什么离愁别绪,大家都很开心,笑着将杜娟娘送上了喜轿。
徐小莱和程丽娘去送嫁。
徐小莱还顺便回家,都不用再跑第二趟了。
一路吹吹打打,徐小莱觉得这一路走得一点都不累,浑身都是劲。
到了青山村的村口,一大群小孩子等着,一看到喜轿,就跑着去报信,连连蹦哒:“新娘子来了,新娘子来了!”
然后,立马就有好几串鞭炮在村口响起。
喜轿进村的时候,后面跟着一大串小孩子。
这样的场景让见到的村人都开心。办喜事图的就是一个喜庆热闹。
徐家今天这场喜事,简直可以纳入村里喜事榜榜首。
这到了徐家门口,徐大郎亲自将杜娟娘扶下轿子,两人一起走进屋里。
徐小莱快步走进去,她可不想错过任何场面。
屋子里,大家都很开心。
喜娘高声喊:“一拜天地。”
徐大郎和杜娟娘朝着外面弯腰行礼。
“二拜高堂!”
两位新人转过身,朝着座位上的徐阿爷徐阿奶,还有徐大伯徐大伯母弯腰行礼。
“夫妻对拜!”
徐大郎和杜娟娘相互对着弯腰行礼。
最后当然是—“送入洞房!”
徐小莱目送新人进房,这才跑到厨房,连忙把准备好的给新娘子的饭食给端进新房里去。
可把她给忙坏了。
“表姐。饿不饿?先过来吃一点。”
这会儿,徐大郎已经出去敬酒了,新房里只剩下杜娟娘还有她。
杜娟娘掀开红盖头,看徐小莱的脸跑得红扑扑的,笑道:“看把你累得。”
徐小莱挺直腰背,“那可不,没我不行。”
她绝对为这场婚礼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她甘之如饴,心甘情愿。
杜娟娘嘴角弯起:“是是是,没你不行。”
杜娟娘是真心说这话的,没有小莱是真不行。
徐小莱陪着杜娟娘一起吃了顿饭,就出去了。
她可不是不识好歹的人。
春宵一刻值千金,她哪里会在新房继续待下去。
院子里非常热闹,徐小莱没忍住,又在外面吃了一会席。
等乡亲们吃完了,她又帮忙收拾好东西,这才和爸妈一起回到庄子里的宅子。
宅子早就收拾好了,昨晚已经住过一晚,这会儿大家也都对宅子熟悉起来。
徐小莱选的房间是在二楼。
茂哥儿和荀哥儿也选在了二楼住,他们还没有住过二楼,更没有住过这么宽的屋子,再加上今天办喜事太过兴奋了,小哥俩在宅子楼里跑了大半个晚上,这才消停下来。
徐小莱不知道是不是受到这哥俩的感染,也大晚上才睡着。
不过第二天起来,精神倒是挺好。
今天他们得继续去徐家老宅那边。
因为要新妇要敬茶嘛。
爹娘是徐大郎的长辈,得到场。
她进去到正屋的时候,已经看到娟表姐在里面了。
看到娟表姐的脸蛋红扑扑的,徐小莱就放心了,气色不错。她可以去给姨母交差了。
敬茶环节很快到来。
杜娟娘端茶给了徐家的长辈。
轮到徐川和程兰青的时候,程兰青说道:“以后你还是叫我姨母吧,咱们各论各的。”
相对于三婶来说,那当然是姨母比较亲了。
程兰青自然是要对自己的亲侄女好的。
杜娟娘点点头,“好的,姨母。”
这回程兰青的出手就没有那么大手笔了,因为她还得考虑到徐大伯母和徐二伯母。
三妯娌商量好了,每个人给一个银质的首饰。
徐家才刚刚起来,底蕴并不丰厚,没办法做到给新媳妇金子,所以银的就是最实惠的了。
到了小辈们,那就是徐大郎和杜娟娘这一对新人给小辈们发礼物。
其他男孩子收到的都是笔墨纸砚,徐小莱收到的是独一份的首饰。
她才十二岁,并没有梳发髻,所以收到的是一条银锁链。
徐小莱当即就带上了。
小小巧巧的,很精致,她特别喜欢。
敬完了茶,那就是一家人一起吃早餐。
徐家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饭桌上大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交流感情。
徐小莱就说了对杜娟娘和徐大郎这一对新人未来几个月的安排。
她道:“娟表姐这一个月多点培养店里的店员,让她们独当一面。下个月我打算让你和大堂哥一起去各地巡视佳饮酿的加盟店。”
这新婚了,不得度个蜜月?
徐小莱当然要给自家娟表姐和大堂哥创造条件增进感情。
“光他们两个小年轻出远门吗?”徐大伯母有点不放心。
徐川解释道:“路上跟着商队去,很安全,没问题的。而且佳饮酿的加盟店都在州府,到了州府就很安全了。”
“大郎跟着我学了这么久厨艺也该出去走走,开拓一下眼界,看看其他地方的美食。这对于一个厨师来说是很重要的。只有尝过了更多的味道,自己才能够做出更好的味道。”
这么一说,大家都明白了。
徐大郎更是感动于三叔三婶对自己培养的用心。
他激动道:“三叔,我一定好好尝一尝其他地方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