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左空间右系统种田修仙带灵宠
作者:泫子明 | 分类:古言 | 字数:59.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2章 逃出升天
城外的秦家军要走可是也不想扔下那么多百姓还是喊了一声的,李二奎站在高处喊道:
“灭了火把别给对方指引方向,能上山的上山,敢跟我们战狼群的也可以一起走。”
喊完后带着自己的人马就走,粮食都是每天去城里运的。外面根本没多少,所以也没什么东西走得很干脆。
这些秦家军追着猎户村的脚步向下一个城而去,同时派出了快马给了城送去了,固城出现上万名流匪的消息。
有胆识想跟着秦家军走的流民还是很多的,李书音骑着白彪在前面带路。
走了一段路后,李二奎发现地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坑洞都很深,如果大批马一起奔腾而过的话,怕得扭伤马腿。
纳闷地自言自语,“昨天这路还不这样的啊?今天怎么这样了呢?不过这样也好,那些马跟人都不好走,也不好追咱们。”
李安和笑着道:“快走吧!这些都是村里的狗子们挖出来的,一会记得给你的兵士说一下,让他们别伤了我们村的狗。”
李二奎根本没当回事儿,不就是村里的狗子吗?他们秦家军可不是那些兵匪,是不会动百姓家东西的。
可是当他们走到学狼嚎的狗群面前时也有些想退后,上百条比狼还壮的狗子啊!
李书音趴在白彪背上小手一挥,奶声奶气地喊,“解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娘。”
狗子们一哄而散,向山中跑去,绕近路去追村民了。
它们还得回家帮自己家主人背行李呢!哪有空看这些秦家军。
看得李二奎一愣一愣的,有些不可思议的道:“李兄弟,不,李大哥,你家孩子会御兽?”
“她哪里会什么御兽啊!还不是因为背着她的那只狗,是村里的狗王。
那只狗王是我家的,因为从小跟小女儿一起长大,所以非常听她的话。
搞得村里的狗子们也都非常听她的话。”李安和马上解释道。
他可不想别人把自己女儿当什么异类看,太出名了可不行。
李书音也甜甜地笑着对李二奎道:“李叔叔,那些狗子都让我打过,怕我哈哈!它们更打不过我家彪子,我跟我家彪子组合打遍狗界无敌手呢!”
李二奎看着一脸得意的李书音也笑了,这小家伙这么点就这么能说会道的。
还非常有礼貌,看看人家的孩子是怎么养的,再想想自己家的臭小子,不能比啊!
李安和有些凝重地问李二奎,“那边争夺得都这么严重了吗?小皇子们不是还都小吗?”
李二奎看边上没人,压低声音道:“听说皇贵妃为了比皇后先生下皇子,偷吃了药的。两个皇子才8岁就争成这样了哎!”
李安和知道自己家那个死板爹是保皇派的,谁是皇帝就保谁,不会提前站队。
可那个好姨母也不知道怎么跟皇贵妃那边搭上的线,连自己的娘家都不要了,非要跟着那个皇贵妃。
这些年来仗着皇贵妃一派的人,对秦家和他们李家做了不少“好事儿呢!”
比如他的死,还有自己亲弟弟怎么从家中被偷出来调包的。呵呵!
皇上还年轻着呢!太早站队就是不把皇上放在眼里了。
看来自己得早些回去,以免让这个姨母把一家人拉入深渊。
李安和带着秦家军追赶了一夜到天亮时才追上猎户村的人。
李二奎看着老老少少都很精神的样子,惊奇地对李安和道:“李大哥,你们村里的人不管老人孩子这体力都快赶上我们这些正规军了啊!”
李安和笑着解释道:“我们都是这一年来在山里活动多了练出来的,你们要是没事儿也可以多进山训练一样的。”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李二奎这家伙后来还真的把这建议反映上去了。
李二奎安排了一匹快马去了城报信去了,刘氏看到李安和怀里正在熟睡的李书音才放下心来。
她这一夜一直提心吊胆的,听着后方的厮杀声,生怕孩子跟丈夫回不来了。
“当家的你回来了,快把孩子给我,你们休息一下。”边说刘氏边从李安和怀里接过女儿。
李安和把女儿小心地递给刘氏后道:“让大家起锅做饭,吃饭后咱们还得走,就怕那边追过来打这边。到了望城才算安全。
对了,多做二锅饭吧!那边的军爷还有跟来的流民也得吃些。”
“那我去把儿子们喊醒,现在就做饭,饭后还走吗?”刘氏问李安和。
李二奎有些担心地问李安和,“李大哥你们村的人还能走吗?昨天到现在都走了上百里路了啊!”
李安和点头笑着道:“放心吧!老人孩子走不动我们就放车上拉着走。
那边跟来的流民再怎么说也是听说要帮我们才跟来的,他们真走不动了,我们会腾出空车来拉着他们走的。
还有我们车上的是新粮种产量很高那种哦!一会让你尝尝。我现在去安排一下。”
说完就去找冯里正他们去了。李二奎也找了个地方休息。
李二奎所带的秦家军,他们没带吃的,一夜行军现在也累了。
在猎户村后面的小树林里,就地就躺下休息了起来。并没有抢猎户村,村民的口粮。
可见平时秦家军的,军风也是很好的。
那些流民们看着军爷们不走了,他们也都找地方休息了起来。
这一夜下来他们也累坏了,不过他们很庆幸自己跟着秦家军了。
没有遇到狼群,就是走路累了些,这是最好的结果了。想想那些自私的人们,他们真的很庆幸自己的选择。
李安和把一切都看在了眼里,也知道这次交好这个李二奎是对的,看来自己表弟带的兵都不错。
这个李二奎是个有头脑的不是死脑筋,知道变通,没跟那帮流匪死拼。
那些流匪攻打固城打下来的可能性不大,但他们在城外是必死。
面对这样的情况可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李二奎怕也得背锅。
可是李二奎没让兵士去给别人当炮灰,他是带队的没想着自己逃推卸责任,是个有担当的人。
李安和来到冯里正家休息的地方,找到冯里正一脸凝重地道:
“冯里正,咱们得拿出来些吃的给那些军爷,这一路上怕不安全。
后面的流匪有上万人,如果咱们自己上路怕这粮食走不到望城就没了。
还有咱们的安全,也是个事儿,让秦家军跟着咱们也有个保障。
这个带队的是秦将军的亲卫,咱们这样还可以跟秦将军搭上线。
秦将军是都城大世家的人,风评也十分不错,不会出现私吞咱们功劳的事儿。
再说咱们这粮种在望城大面积试种也得靠人家。
有了这层关系咱们还可以要个好地方从建村子。”
冯里正一听这哪里还有不同意的,他也知道有舍才有得的道理。
梁启栋也来了,又把事儿跟他说了一下。他是个粗人也是豪爽的,一听这样解释也答应了。
刘氏把李书音放在帐篷里,就出去招呼做饭的事儿了。
同时5口大铁锅做饭,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上手,很快就煮好了杂粮粥。
杂粮粥里加了不少红薯,让李书武跟李书玄带着村里的几个大孩子直接抬着2个大号铁锅,给后面树林里的军爷送饭。
李二奎第一个起身盛饭,一口下去眼就瞪大了,问李书武道:“孩子,这粥怎么是甜的?你们放糖了?”
李书武憨笑着道:“李叔,不是的!这是叫什么番薯的,我们在山里发现的新粮种。在山里种了一季了,收得很好。”
李二奎急急地把粥喝完,对李书武道:“你爹呢?带我去找你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