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年代文男主?哪有嫁给禁欲军官香

作者:下伤 | 分类: | 字数:114.4万

第422章 江彦转业

书名:年代文男主?哪有嫁给禁欲军官香 作者:下伤 字数:4613 更新时间:2025-05-15 09:36:04

离开半年,考古所那边的电话催了一次又一次。

江云树也经常打电话过来问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想孩子了,加上工作忙,在确认江彦恢复的差不多后,刘瑶坐上了返回国内的飞机。

江彦也跟着一块回去了。

83年,南方边境的战争还在继续。

这场战役是全国多部队轮战。

江彦带的部队打了两年多,年初的时候全部撤回国内了。

这次战役结束后,江彦的军衔直接从副师级升到了正师级。

38岁的师长,放眼全国都屈指可数,如果是在和平年代几乎不可能。

不过在战争年代的话,又挺正常的,上前线立功的机会多。

解放前,19岁的师长都有。

两人回国后没多久,江月华特地来老宅一趟,和江彦在书房聊了很久。

江月华说,江彦今年38岁了,年纪不小了,师级基本也到头了,想让他转业。

江彦其实也是这么打算的,毕竟两夫妻常年分居不好。

两个孩子现在也大了,15岁了,明年就要上高中了。

现在部队转业都是回到地方,即从哪来回哪去。

江彦是首都人,转业后也是回的首都城。

现在正值改革开放,江月华那边的意思,想让江彦去外交部,正好那边现在缺人才。

江彦是大学生,会多门外语,形象也不错,去外交部正好合适。

然而,江彦拒绝了,说他不想去外交部,想去发改那边。

发改是管经济的,跟外交部截然不同。

江月华不同意,劝了他很久。

江彦不听劝,执意如此。

为此,两人还在书房吵了起来,最后不欢而散。

江月华恨铁不成钢,气的不行,摔门气呼呼走了,晚饭都没吃。

两人吵架声音大,刘瑶在外面院子也听到了。

其实刘瑶一开始也以为江彦转业后会去外交部。

毕竟80年代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外交部风头最盛。

江彦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最适合去外交部。

“妈妈,大爷怎么生气了。”

江云澈正好放学回来。

“能为什么,肯定是又跟爸吵架了。”

江云树仰着头看了江云澈一眼,有点嫉妒。

江云澈太高了,15岁就一米八多了,比他足足高了一个头。

以前两人出去,别人都知道他们是双胞胎。

现在出去,别人都以为他小了江云澈好几岁。

还有更过分的,直接问江云澈是不是他叔叔。

他都不知道对方是在说江云澈老成,还是在笑他矮小。

“好了,饭菜做好了,先去洗手,准备开饭了。”

难得回来一趟,刘瑶这几天都是亲自下厨给兄弟俩做饭。

刘瑶厨艺好,这可把江云树高兴坏了。

“妈,我去叫舅舅过来。”

江云澈抬脚就出门。

“不用,舅舅他们这几天回乡下去了。”

去年计划生育政策颁布后不久,刘梅突然意外怀孕。

按照政策,她这孩子得打了的。

刘梅原本也是想打了的。

毕竟关孝坤可是机关单位,要以身作则。

但是关孝坤舍不得刘梅去遭那个罪,坚持要她生。

两口子为这事还吵了一架,最后关孝坤听着都哭着跪下求她别去了。

关父关母那边原本也是想让她打了的,毕竟关系到亲儿子的前程。

然而,等刘梅真要去医院打,老两口又舍不得了,毕竟是关家的骨肉。

最后是关父拍板,说要生,还说工作没了就没了,反正他们老两口有退休金,饿不死,大不了回乡下种地去。

关母人传统,觉得孩子越多越好,她那边也是这个意思。

她一直觉得关孝坤就一个儿子,太少了。

至少得两个,无论男女。

不然等下失独,就真白发人送黑发人,啥都没了。

以前刘梅没怀上,她也不好说啥。

现在好不容易怀上了,又打了,关母实在是舍不得。

怕刘梅被抓去强制打胎,关母最后带着刘梅回老家乡下躲着。

孩子前阵子出生的,跟一胎一样,也是男孩。

关母当时高兴坏了。

关父也是乐呵的不行。

然而,一家子高兴没多久,就被人举报了。

之后,关孝坤的工作直接没了,家里单位分配的房子也被回收了,电视那些家私家电也被搬空了。

自己有手有脚的,工作没了就没了。

反正关孝坤不后悔让刘梅把孩子生下来。

他已经严格按照国家计划生育戴套了,还是意外怀上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孩子是自己让媳妇怀上的。

反正关孝坤做不出为了工作让媳妇躺在冰冷冷的手术台上打胎。

正好现在国家放开了私营经济,房子被没收后,关孝坤干脆就回老家,和刘梅一块养起了猪。

养猪除了容易遭人白眼,其他都还好,反正比上班那会赚钱多了,还跟陪着媳妇孩子。

第422章 江彦转业

此前,孩子出月子的时候,因为怕被人举报,没办满月酒。

现在工作没了,关孝坤也不怕了,就和刘梅商量着,给孩子办个百日酒,算是弥补没摆满月酒的遗憾。

刘冬和刘母他们这次回乡下,就是要去参加刘梅二胎的百日酒。

刘瑶原本也想去的,但是她最近工作太忙了,加上江彦身体才刚恢复好,不是太方便出远门,就没跟着回去。

“是大姨生小宝宝了吗。”

江云树问。

“对。”

刘梅生二胎的事,刘瑶不予置评,毕竟是个人的自由。

人家想生就生,她丈夫和公婆都同意,她也不好说什么。

至于计划生育政策的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出发点确实是好的,防止新增人口过多,缓解就业压力。

本质上和强制知青下乡差不多。

她是站在上帝的角度,知道这政策最后会导致人口老龄化严重,但是这时代的人又不知道。

只能说,任何政策都有时代的局限性吧。

不过有一点是真的,她后面还是得跟江彦聊下这事。

她本人只是一个考古所的小组长,左右不了国家政策面上的东西。

但是江彦往后是要从政的,希望他能改变一下历史,就算最终不能阻止计划生育,至少也能早点放开生育,不然后面国内就会和日韩一样,进入严重的老年化社会。

“赶紧洗手吃饭,一会菜凉了。”

刘瑶开始摆碗筷。

“看我干嘛,洗手准备吃饭啊。”

刘瑶瞪了江彦一眼。

“怎么不问我为什么不去外交部。”

江彦开口,眼睛直勾勾盯着刘瑶看。

夫妻十几年,他38岁了,刘瑶也36了。

刘瑶好像不会老一样,明明两个儿子都快上高中了,她看着还是跟刚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一样,巴掌脸,皮肤白皙,头发又黑又顺,四肢纤细,整个人依旧是那副清清冷冷的样子。

除了在炕上被他弄的受不了的时候,其他时间,刘瑶的情绪似乎很少发生太大的波动。

即便面对孩子,刘瑶也是这样。

同一个大院,大家条件其实都差不多。

然而,刘瑶和大院其他女人的性子截然不同。

大院里别的女人当妈后,动不动喜欢吼孩子,打孩子,骂孩子。

然而,刘瑶从来不会。

小时候,江云树和江云澈淘气,到处滚,把衣服滚脏了,她会平静的帮忙换下来,等他晚上回来洗,要吗就直接扔了,重新买。

别的女人会因为做饭问题经常和婆婆吵,和吃干饭的小姑子吵,和丈夫吵。

刘瑶不会,她不想做饭会选择带孩子出去下馆子,要吗带孩子去部队食堂吃。

即便当初被谭孝红和庄艳婷针对,刘瑶也没有和她们吵,而是选择搬出去。

刘瑶的情绪太稳定了,稳定到江彦觉得,如果哪天自己和她有矛盾,她也不会吵,而是直接选择离婚走人。

江彦以为刘瑶是不在意他,不在意孩子,不在意这个家。

素不知,刘瑶前世是工科生,习惯了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而不是无意义的内耗。

“所以你为什么不去外交部?”

刘瑶问。

“因为不想跟你和孩子异地。”

江彦回答的倒是实诚。

刘瑶愣了一下,而后笑了,“恋爱脑。”

“嗯?”

江彦没听懂。

“夸你呢。”

外交部常年要全世界的跑,很忙,压根没时间陪孩子。

如果是刘瑶,她大概也会像江彦这样选。

并且,发改也挺好的。

任何时代都是这样,经济强,国家才强。

你有钱了,腰杆子才硬。

现在正值改革开放时期,江彦去发改那边可以更好的大展拳脚。

“你不反对?”

江彦以为,刘瑶会像江月华一样坚决反对。

刘瑶:“反对啥,去哪不是上班,外交部经常要出差,发改钱多事少,为什么反对。”

“发改其实事也不少。”

江彦纠正。

发改什么都要负责牵头,事情还真不少。

不过好处是,不用去国外,能陪孩子。

“这样吗?”

刘瑶前世没考过公务员,也没研究过这方面,还真不知道。

不过她倒是知道发改管经济这块的。

管经济,那肯定很有钱,不用担心单位到时候发不出工资。

“发改应该不会拖欠工资吧?”

刘瑶认真脸问。

前世经济不好,她很多上岸的同学,后面工资都被拖欠了。

有些在一线大城市当老师的,还被减薪了。

江彦:……

她关心的点怎么有点不一样。

正常人不是应该关心哪个单位有前途、有面子吗。

她怎么净关心钱。

还有,她不是挺多钱的吗,好几家公司。

据他情报网查到的,刘瑶现在身家早过亿了。

这么有钱,竟然还怕他单位发的那几个歪瓜裂枣拖欠。

真掉钱眼里去了。

“吃饭了。”

江彦伸手戳了下她的额头。

“对了,这是我这次任务结束的津贴和奖金。”

江彦把一沓厚厚的钱放到桌上。

他知道刘瑶不差钱,把钱上交,一是怕媳妇跑了,二则是想用钱证明下,自己对这个家还是有点用的。

“哇,这么多,爸,你发财了啊。”

江云树眼睛都亮了。

“这么多?”

刘瑶也有点惊讶。

83年,国内用的依旧是62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最大的金额只有10元,即年代文里经常说的大团结。

江彦那沓钱少说也有好几千,全是10块钱,堆在一起跟小山丘一样,很壮观。

不过这货今天怎么这么奇怪,往常给钱都是用布包着,在房间里给她。

今天怎么直接当着孩子的面放桌上了,还包都不包一下。

“这是其中一部分,后面正式转业还有转业费。”

在不知道刘瑶手底下有那么多公司的时候,江彦也觉得自己赚的挺多的。

知道后,江彦一下歇火了,甚至还因为媳妇比自己能赚钱,隐隐有点自卑了。

“哇,爸,你好厉害。”

江云树星星眼,全是崇拜。

江彦:……

厉害个鬼。

这点钱,刘瑶手底下那个唱片公司一天就能赚到了。

这时代的人大部分都瞧不起个体户,瞧不起做生意的人。

但是江彦不一样。

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无论是国营还是私营,只要能赚钱,能解决就业问题,那都是好单位。

也是看到刘瑶手底下的公司那么赚钱,江彦这才萌生了转业到发改那边去的想法。

国营厂子没竞争,工人生产积极性不高,管理层也不搞创新,一个两个都跟庙里的合和尚一样,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导致很多国营厂子都是亏本经营,效益并不怎么好。

都说现在中专、大专、大学生毕业后包就业。

然而现实情况是,城里现在就业形势很严峻,压根没那么多岗位提供给他们,很多待业青年蹲家里。

城里有的父母,为了给孩子提供工作,50不到就主动退休了,把工作让给了子女。

就连以前最不待见的合作社,现在也有年轻人去干了。

转业后,他打算牵头,鼓励私人创业,鼓励企业竞争,刺激经济,顺便给待业青年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来来,吃饭。”

“臭小子,你多吃点,看你个头都多久不长了,别等下真成小矮子了。”

“云澈,你也多吃点,看你瘦的。”

刘瑶主动给江云树和江云澈一人夹了一块肉。

“谢谢妈妈。”

江云树和江云澈异口同声。

“妈妈,你也多吃点。”

“这鸡腿好吃。”

江云树夹了个鸡腿给刘瑶。

“妈,你吃这个。”

江云澈夹了个鸡翅给刘瑶。

“好好,我吃。”

刘瑶眉眼含笑。

母子三人其乐融融。

江彦在旁看着看着,突然就豁然开朗了。

当天晚上,江彦搂着刘瑶要了无数次。

也是那一刻,刘瑶惊讶发现,他竟然没事。

不光没事,还比以前更厉害了。

情动时,刘瑶让他做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