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陛下也不想自己的女子身份暴露吧

作者:明月思故乡 | 分类: | 字数:53.5万

第122章 乱世百官当以皇帝为约束

书名:陛下也不想自己的女子身份暴露吧 作者:明月思故乡 字数:2678 更新时间:2025-05-11 09:47:43

辽国,临璜府。

近日,辽国国都内,变动极大。

无数辽人铁骑,已经开始调兵,前往武国汴京线。

让出燕云十六州?

这如何可能?

没了燕云十六州的大辽,还能叫大辽吗?

之前被侵吞了四州之地,便已经是辽人的极限了,如何可能会让出?

派遣往武国的使者耶律睦达,已经带回来了消息。

除非辽国交出燕云十六州,否则那便开战。

女帝不在,宰相慕容德生代掌国事。

太子?太子是个屁啊?

傀儡太子,拿出来摆个门面用地,能有什么用?

既然利益产生冲突了,好,那就打。

武人有火药武器,那又何妨?

可辽人,有顶尖的武道高手。

一品不下五十位,半步宗师不下五位,甚至武道宗师,还有两人!

以顶尖武人,先破你火药武器,再大军攻城又何妨?

只是武人那边,未尝不会考虑到这点,那就是比拼武道底蕴的时候来。

慕容洪已然率铁浮屠军,加五万铁骑,五万步兵前往灵州边境了。

他打算派遣手下大将韩昌,攻打北海郡王驻守的幽州。

此人调兵遣将能力,不下慕容洪,在辽国将领之中,能列前三甲。

最后,便是儒州。

叛将郭药师,早就听闻此人调兵能力不俗,如今站在辽国的对立面,那就要付出应有的代价!

武朝底蕴,尚且未知。

但那位武道天下第一的周侗,已经可以确定此战必然站在武国那一面。

武道宗师杀不了一万人,但能在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

他有些担心的,就是这件事情。

但慕容洪对敌周侗,是完全不可能有胜算的,除非是请动皇室的那位。

慕容德生要去思量。

武朝内部,派系很乱。

文臣暂且不论,打仗的时候没什么用。

那便是北海郡王赵元成和皇帝赵舒来。

武朝有三个关口,与辽国接壤。

灵州、幽州、儒州。

幽州有北海郡王驻守,大军集结在幽州,显然是不打算把军力分出来驻守其他地,势必要给皇帝一个难堪。

所以皇帝,必须挑选儒州和灵州驻守。

灵州地势宽阔,利于骑军冲锋,战略地位上来说,最为不利。

所以赵舒,极有可能亲自坐镇灵州,带领打过一场大胜仗的禁军。

而且陛下,可能就会在除北海郡王之后,兵力最强,底蕴最强之人的手上。

周侗也极有可能跟在这边。

所以按照楚宁河所说,要解救陛下,除非找人拖延周侗,才有机会,即便不能救下陛下,或可以武朝的皇帝胁持。

武朝绝对没有第二个武道宗师来,半步宗师的话,可以交给慕容洪去解决。

所以,撬动自家的那位武道宗师出手,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自己就去儒州这里吧,处理一个郭药师,估计花不了多少麻烦。

之后,慕容德生站起身来,缓缓走向皇宫深处。

情动此人,才是最为重要的.......

要赌一赌他愿不愿意来。

.......

翌日,朝堂之上。

“臣王介甫,奉旨入朝,听凭陛下调遣。”

江宁州府知府,一位中年官员,少年才华横溢,十八岁便中进士,奉先皇新政那年。

但新政短短一年便溃败,王介甫自知朝廷昏聩,便调往地方。

十几年来,自九品的县令记书,一步步升迁到了五品江宁知府,凡任职地方内,百姓无不称赞,离官时万民相送。

此人能力是有的,也是范希文等人极力推荐的人选。

赵舒点了点头,而后着重自户部职能方面对其进行考校,诸如户部的地位,以及国家财政方面的知识。

朝廷百官,除却楚宁河以外,无不侧目。

他自知已然无法掌控户部,自己之前也有推荐的人选,但全部被驳回,甚至还有的直接被拿出不轨的证据罢了官。

那他就只能无视此人来,毕竟户部的职能如今在赵舒的手里,日后也只会是赵舒和此人共同打理户部,他插不进去手。

此人能力极强,赵舒也是有些惊讶。

原本的尚书和侍郎,当下也是有了断绝。

加绯袍,封三品户部尚书,主持国家财政大事。

可以说,此人是赵舒登基而来,第一个实质意义上设立下来的官员,而且绝对是能在朝廷上站得住脚的,无论是能力还是他的资历,更重要的是,是赵舒最重要的一步棋。

所以短时间内,除非赵舒失势,否则没人动得了他。

尚书定下,侍郎、员外郎等人,一一补齐,皆是地方调集而上的官员。

新的户部,就此逐渐而成。

“无事退朝。”

伴随着林恒的最后一句话,百官躬身退去。

.......

大武户部。

几位新上任的官员,来到此地。

林恒带着人,将赵舒最近搬到武德殿的文书和资料全部送了过来。

“这些,都是陛下已经批阅好的,诸位尽快熟悉工作内容,日后户部这边,事情会很多。”

新上任的这位王介甫瞧见林恒之后,主动拱手见礼。

“见过林总管。”

眼前之人,气度不凡,虽是阉人,却是屡次立下大功劳,王介甫自然不会因为其阉人的身份便小瞧了他。

而且据消息传来,自己被推举,就是此人在背后运作。

林恒微笑着摆了摆手。

“王尚书不必如此,按理说你官位比我要高,应该是本总管朝你行礼才是。”

王介甫闻言心中汗颜。

你身为陛下身边内侍,吹耳旁风的那种,自己耍架子岂不是要遭到记恨?

这么多年,地方官场也算是玩透了,人情世故早已通透。

中年男人呵呵笑道:“在下早听闻林总管能力不菲,气度也是不凡,今日见到,当真是不一般。”

“日后同为陛下做事,还望林总管多多照料才是。”

林恒点了点头,也并未如何在意,只要是能办事的,那就是好人,自己又不会闲得慌去搞你。

他要搞的人还有很多呢,朝廷上的事情,由自家皇帝去负责呢。

林恒正欲离开,忽然被他喊住。

“林总管,这段时间,在下听说过一些事情,想问问是否是真的。”

“何事?”

王介甫微微笑道:“本官听闻,自林总管成为内侍以来,所经略事宜颇多,不光有皇宫内务,更有摄政朝堂一事。”

林恒听到这话微微一笑:“那倒不算,本总管只不过是传达陛下的意思罢了,有些话陛下也不好明说。”

“开战一事,也是陛下的意思么?”

他笑意盈盈地看着林恒。

闻言,林恒拍了拍他的肩膀。

“武朝需要这么一场大战,去重新在天下洗牌。”

“也需要这么一场大战,去证明陛下才是最合适的武朝当权人,在朝堂洗牌。”

“你身为陛下最先拿出台面的牌之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本总管知道你的意思,是觉得本总管宦官干政,陛下独裁么?”

王介甫闻言愣了一下,倒是没有想到林恒这么直接。

毕竟官场也没这么讲话的啊?

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

因为这件事情或大或小。

会对武朝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他必须有所了解。

林恒又是笑了笑。

“盛世,皇帝以百官为制约,严政律己。”

“乱世,百官当以皇帝为制约,清明朝政。”

“如此一来,朝廷清明,天下才有机会变好。”

“王尚书以为然?”

王介甫闻言脸色微变,神情肃穆。

“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