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人生
作者:卖白酒的人 | 分类: | 字数:38.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章八十七 关于车
第85章 章八十七 关于车
王艺伟呵呵的笑:“紧张什么啊?你把心态放平和,要精神集中平心静气,你越紧张越手忙脚乱。”
“不行啊,控制不住!一看见对面的车就吓得慌。超车的时候,老怕自己的车蹭上对方。”李麟钰说着自己的感受,两只眼睛目不转睛的看着前方。
王艺伟又仰躺到了座椅上,一副过来人的口吻:“慢慢来吧,开车就是个熟练活,慢慢开的时间长了也就不紧张了。”
李麟钰终于开着车到了酒厂,原本不到两个小时的车程,硬是让他足足开了三个多小时。
李麟钰一停好车就赶紧跳了下去,他大大的伸了个懒腰,活动着有些僵硬的四肢。这一路上,神经紧绷,四肢都有些麻木了。本来就对汽车没什么兴趣的他,就这一路上的奔波就把他折磨的够呛。
王艺伟也伸着懒腰打哈欠,他是想睡又不敢睡,一路上又是紧张又是着急上火的,好几次都恨不得把李麟钰赶下去干脆自己去开,最后还是忍了下来。现在到了酒厂,他反而有些困意上涌昏昏欲睡了。
两个都身心俱疲的家伙在车旁有一下没一下的活动着身体。比他们早到的其他业务们有说有笑的走进了酒厂的大门。
自从酒厂组织了核心消费者到酒厂参观的活动以后,整个酒厂的布局就一直在不断的变化,尤其是住宿部,每个月回来开会都能看见有不小的变化。
这些变化都是需要业务员们第一时间关注和了解的,他们每个月都会邀请不少的核心消费者来酒厂参观,他们必须第一时间掌握公司的变化,亲自体验之后才能更好的和要来的人介绍。现在来公司参观的核心消费者虽然对酒厂的酿酒工艺有所好奇,但更吸引他们的还是住宿部推出的各种游玩项目,人们已经把酒厂参观当成了旅游放松。
上个月的时候住宿部栽种的果蔬就已经成熟,在消费者的参观游玩中自然就增加了采摘的项目。住宿部栽种的各类果蔬全部都没上化肥,使用的全是农家肥,是真正的绿色食品。项目一经推出,立刻在参观的消费者中又收获了好评无数,住宿部趁机又推出了一分地的项目。
个人出钱承包公司划分好的小地块,根据公司提供的可种果蔬目录,由承包者选择所要种植的品种。由公司提供统一的土地,种植和管理,承包者可以等果实成熟的时候来采摘,平时如果有时间也可以亲自带着家人来打理自己的地块。此项目推出后已经预订出了不少地块,在城镇中生活的人们对于农作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尤其是一想到可以吃到亲自栽种的果实更是满心憧憬。而平时也可以带着一家老小来体验一把田园风情与草原风光。
这次回来,在住宿部不远的地方就又建起了几排温室大棚。酒厂所在地处海拔较高,和NMG接壤,由于气候原因,这里的农作物每年只能种一季。每年适宜游玩的季节只有从清明到中秋这短短的几个月,现在已经到了中秋节,整个酒厂四周一片金黄,秋高气爽别有一番韵味。
等到秋收结束,草原上的青草枯黄,那时节就只剩下灰突突一片好不苍凉。直到入冬降下大雪以后,草原才会进入另一番世界。住宿部为了应对冬季寒冷,现有的很多项目都不能开展的局面,特意提前行动,先建起了温室大棚。等到冬季到来,大雪封山的时候,来公司参观的消费者就又多了一个温室采摘的项目。
到时候再配合户外的滑冰娱雪,半夜下套子抓野兔的项目,就又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丰富而愉快的旅行了。
业务员们亲自了解了公司接下来的安排,心中有底,一个个的都摩拳擦掌幻想着冬天的盛况。一群人正有说有笑的,就看见王艺伟和李麟钰在一辆车边有一下没一下的活动着身体。
小龙快走几步,他是知道李麟钰刚提了新车,今天是开着自己的新车过来的。还没有走近他就看见两个人身边的五菱宏光,立马变成一脸的嫌弃,他绕着车轻佻的转悠了一圈,用手砰砰的拍打着机器盖子:“我说李经理,你这也太抠了吧?你说你这么大一个经理,每次都开那么多的奖金提成的,怎么就弄一个面包子啊!”
李麟钰看着小龙那痛心疾首的样子,心中也是阵阵无语。明明是自己买车,怎么他像媳妇跟人跑了一样难受呢!
这时候大家也都围了过来,开始叽叽喳喳的评头论足。
杜茹慧就看了一眼就不看了:“李经理,你这个车也太……”杜茹慧邹着眉头苦思着合适的评语。
“太难看!太土气!”李麟钰直接给她补充到。女人和男人对于汽车的关注点上完全是两个人种,男人还会讲究什么动力、配置、安全度什么的。而女人就简单多了,她们往往就用一个观点来评价,那就是是不是好看。最多就是再加一个汽车的品牌,或者更直接一点就是车的售价。像五菱宏光这样的面包车造型,自然入不了众女士的法眼。
杜茹慧两眼一翻,咯咯的娇笑:“这可是你自己说的,我可没这么说哦!”
李麟钰看的也是哈哈直笑:“我说的,当然是我自己说的啊,它本来就不好看吗。”
池延刚看见也是直撇嘴,一副摇头晃脑的样子:“太掉价了,李哥,你这堂堂一个经理就开这车,实在是有点太掉价了。”
其他人听了他中肯的评价也是连连点头,深以为然。
李麟钰对大家的评价不以为然,一副胸有成竹本人自由主张的样子:“有什么可掉价的,我之前没有车,天天做公共汽车还不是一样干工作?现在怎么说也是自己开车的人了,再怎么不济也比之前坐公共汽车强吧!再说了,难道开个好车就能让别人高看自己两眼,让自己多卖出酒去?我看不至于吧!”
以下内容摘抄自《新华社夜读》
任何事物,都要从细节去推敲。
有人曾说:“真正使我疲惫的,不是遥远的路途,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
和遥远的路途相比,一粒沙看似微不足道,却决定着路途中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影响着行走的力度,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细节的力量。
古语有言:“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人生的每一步想要走得踏实而坚定,就要学会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而很多时候,一件事的成败,并不是败在能力上,而是败在细节上,只有把细节做到极致才能更接近成功。
行走于天地之间,尽观万物百态。
最打动人心的不是一个人的才高八斗,也不是一个人的富可敌国,而是一个人行事处世之中的细节。
所谓“窥一斑而知豹,落一叶而知秋”。
细节,往往能折射出这个人的人品、素养和为人处事的智慧。
细节之处见人品,小事之中见教养。
人生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的,注重细节的人,会更加懂得顾全他人。
“品现于事,心藏于身”,细节犹如一面镜子,能够更清楚地看出一个人的人品。
细微之处见真章,任何事物,都要从细节去推敲。
有人说过:“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有一档节目介绍灌汤包的制作,看起来简单的包子,背后的制作却大有文章。
包子制作过程中,面皮要经过三次贴水,三次贴面,反复拍打,拍打的次数,也要严格把控。
当包子捏成型时,厨师需要在短时间内捏出不多不少18道褶子,这样制作出来的包子才能既美观又美味。
而每天做出的几千个包子里,在每一个制作细节上都如出一辙。
有如此细心打磨的匠人精神,才使我们能享受到包子的美味。
就像一位作家说:“细节,就像是汇成浩瀚大海中的无数小水滴,它们以不耀眼的存在成就了整体的耀眼。”
生活也是如此,不论做人还是做事,注重细节,把细节做到极致,我们也就离成功不远了。
生活千奇百怪,但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细致入微的善意,让这个世界明亮而美好。
有一个公益广告的片段,令人难忘。
一位男子下晚班回家,看到阳台上的灯没关,就询问妻子是否忘记关灯,并且准备去关掉。
而妻子制止了他,将他带到阳台,指向楼下三轮车上坐着的一对环卫工夫妻,原来这对夫妻借助楼上的灯光,正一边说笑一边吃着东西。
看到这里,男子瞬间明白,原来妻子留着灯是为了给楼下的夫妇照明。
一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一个貌似不起眼的举动,让我们倍感温暖。
正所谓小事见人心,能从小事为他人着想的人,品行一定不会差,由小入微,我们才更能看清一个人品行的高低。
细节是最好的教养,一个细小的举动能折射出人性的光辉与高度。从细微处产生的善意,才是我们平凡人生中最真诚的善良。
朱自清先生说:“细节就是一言一行之微,一沙一石之细。”
往往决定一个人高度的,不是际遇,不是运气,而是那些毫不起眼的小细节。
行走在人生路上,我们要学会注重旅途中遇到的每一粒沙子,注重微小的细节,脚踏实地,才能轻装奔赴生命中下一个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