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酒业人生

作者:卖白酒的人 | 分类: | 字数:38.6万

章九十九 培训灌输

书名:酒业人生 作者:卖白酒的人 字数:4043 更新时间:2025-05-19 09:43:55

第97章 章九十九 培训灌输

等霞姐给这些大学生登记完个人信息,第一天的培训就正式开始了。

13年的春节来的比较早,年前留给大家上班的时间并不多。有鉴于此,他们只能尽可能的压缩培训时间。好在,促销员这个工作也到并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只是因为李麟钰希望通过这些大学生促销能够带动他们身边的人购买才多增加出来一些培训内容。

李麟钰站在投影仪前,示意大家全部起立。他神色庄严而肃穆,用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开始致辞:“很高兴你们能加入众鑫酒业,成为我们了凡办事处的一员。在此,我代表公司表示对你们热烈的欢迎和祝贺!”

说完,李麟钰带头鼓掌,办事处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我是一个在用人方面极度挑剔的人,你们遇到我这样的领导,是你们的荣幸,但也是你们的不幸!不幸的是,你们遇到了我就注定你们不可能像其他人一样拥有一段轻松惬意的假期工作!荣幸的是,我将会尽全力去指导你们,培养你们,严格要求你们,努力带给你们一段有意义的假期生活,让你们不白参加一回工作!”

李麟钰忽然一顿,神色由肃而喜,声音也开始变的愉悦:“现在,你们需要把掌声回馈给你们自己。至少,你们现在能够站到这里,就足以你们在同龄人中骄傲与自豪!因为!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了积极进取,阳光乐观,自立自强的精神!”

办事处里面立刻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李麟钰好不容易压下大家激动的心情,并示意大家坐下。这才开始正式培训。

“对于你们的培训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白酒的基础知识。第二、是我们公司白酒的特点和主要竞品的情况。第三、是促销的基本流程。今天上午我给你们讲解前面两个内容,下午,进行促销流程的培训和演练。”

“白酒从口感和酿造工艺以及产量上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浓香、酱香、和清香型。酱香型的代表品牌就是我们众所周知的茅台。浓香型的代表品牌是五粮液、泸州老窖和剑南春等。清香型的代表品牌是山西的汾酒,以及由其演变而来的衡水老白干、和西凤。生活当中你们在买酒的时候可能还会看到其他香型,但那些大多都是由这三个香型衍生出来的,整体口感变化不大。”

“在我们这个地区,主流的香型就是浓香型和清香型。这是从工艺和口感的区分,还有一种分类是从价格区分。首先就是光瓶酒和盒装酒的分别,整体来说,盒装酒的价格和档次肯定是要高于光瓶酒的。你们工作中要销售的就是我们酒厂生产的盒装酒,按照价格,我们大致可以分为,在一百以内的称为低档酒,一百到三百块的称之为中高档酒,三百以上的我们统称为高档酒。高档酒和中高档酒我们不需要太多的了解,因为我们要销售的最贵的一款产品才是一百一十八元,所以我们根本涉及不到那些。我们主要需要了解和关注的就是盒装酒里面的低档酒,这也是我们当地销量最多的一个价格带。”

“我们把处于自己产品这个价格带的其他销量不错的产品称之为竞品。想要销售好我们自己的产品,那你就必须了解其他竞品的情况,最起码它们的样子,口感和价格你都是必须知道的。只有做到知己知彼,你才能在给客人推荐产品的时候做到精准定位。要不然,人家想喝的是八十块钱的酒,你推荐的却是四十块钱的酒,那不就出笑话了吗?”说完,李麟钰打开了投影仪,一款白酒的图片打在了幕布上,李麟钰开始给大家一一样讲解开来。

下午,大学生们在分组演练着促销流程。李麟钰站在一边,边观察边指导:“告诉你们一个关于销售的秘诀!”李麟钰话一出口,本来还闹哄哄的办事处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其实销售非常的简单,有一句话总结的特别好“放下面子张开嘴,不怕辛苦迈开腿”,其实就是这么简单。但未必哪个人都能做到。就拿第一点,放下面子来说。我在刚才就发现,你们好多人在演练的时候都扭扭捏捏的!尤其是女生,尤为严重!”

“我不知道你们在扭捏什么?不好意思吗?你们是在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吗?还是说这份工作让你们觉得很丢人?还是说一个自立自强的人连那些依然躲在父母的护翼下生活的人都不如呢?不至于吧?你们是大学生!是所谓的天之骄子!但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们的,从促销员、业务员走出来的商业大亨举不胜举。华人首富李嘉诚,哇哈哈老总宗庆后,淘宝老总马云,哪一个没有做过销售?有时间你们可以上网收索一下!绝对会让你们大开眼界!”

“我想,你们既然能够选择利用假期来工作,就应该已经想清楚了这个问题!现在!收起你们的扭捏和矫情!我需要看到的是一个大方,开朗,不卑不亢的优秀员工!你们应该很清晰的告诉自己,你们是在工作,你们是在自立,你们是一只雄鹰,正在学着展翅翱翔!”

沉默,短暂的沉默后,办事处又一下子沸腾了起来。大家都开始积极的投入到了演练当中。

这一次大家都开始变的大胆与热情,只是李麟钰觉得还不够,还得给他们加加码。

“我们只是一个很小的县城,你们都是在这个县城生活了十几二十多年的人。你们身边的亲戚、朋友、同学、邻居,都生活在这个地方。春节前后是一年当中聚会最多的时间段,你们在饭店做推广,免不了要遇到自己相熟的人。在这个时候,你们要怎么做?在你们正在做推广的时候,忽然遇到了熟人你们该怎么做?”

李麟钰把难题抛了出去,他很清楚,对于这些大学生来说,做这种一线推销工作的时候,忽然遇到客户是自己熟人的时候,对这些还是孩子们一样的大学生的内心绝对是一种考验(是的,在李麟钰心中,这些从小被父母呵护,还没有经历过生活世事洗礼过的大学生,就是孩子,最多就是一群大孩子)。

大学生们沉默了,他们在等着这个刁难的领导给出答案。

下内容摘抄自《新华社夜读》

想法决定做法,做法决定活法。

真正厉害的人,其实都赢在了思维上。

接触过许多行业精英,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掌握了一些高效能的“黄金定律”。

1、蘑菇定律

我们都想在工作上大展拳脚、一战成名,但实际情况却是,默默坐在座位上,不被关注,只能做点杂事。

得不到指导和提携,偶尔还会被指责、批评,就像长在阴暗角落里的蘑菇,自生自灭。

这个现象有个专业名词,叫做蘑菇定律。

得不到阳光又没有肥料的蘑菇,只有长到足够高、足够壮的时候,才会被人关注。

而那段在黑暗中结茧的时光,是最最难熬的。

放弃谁都会,只有懂得蛰伏的人,才会羽化成蝶。

当你被看作是“蘑菇”时,再怎么拼命强调自己是“灵芝”都没用。只有利用环境,尽快成长,从蘑菇堆里脱颖而出,人们才会看见你的价值。

2、备份定律

程序员编程的时候,一定会有一个备份。万一硬盘故障、代码丢失,没有备份,损失就会相当惨重。

备份,就是另一手准备。

人生也是如此。

当你只给自己留了一种选择,一旦那扇门被关上,便只能做困兽之斗。备份,就是另一种可能。

西方一位哲人说过:“学习用左手剪指甲,因为你的右手未必永远管用。”

这就是备份定律:思路清晰的人,凡事都有两手准备,从来不是一根筋走到底。

人人都希望岁月静好,可现实往往是大江奔流。

可怕的不是突然的变故,而是遭遇变故之后,连选择的余地都没有。

给自己多一份备份,就是给人生多一种可能。

3、奥卡姆剃刀定律

你知道自己一周内,处于高效工作状态的时间有多长吗?研究数据表明:人平均每周工作45小时,其中有17个小时是根本没有效率的。

很多人习惯以“多”取胜,但想做的事越多,能完成的就越少。

于是,我们每日身心疲惫,又成果寥寥。

想改变现状,首先要学会简化你的工作。

14世纪,逻辑学家奥卡姆提出一条“剃刀定律”,意思就是简约法则:

像拿起剃刀一样,把多余的步骤剃掉,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两步可以做成,就不要三步。

高手总喜欢一招制敌,决不会啰啰嗦嗦大战300回合再结束。

能化繁为简的人,都抄“近道”走向了成功。

4、沃尔森定律

我们努力提升专业技能,却常忽略了另一件重要的事情:信息。

很多人比你厉害,并不是能力比你强,而是知道的比你多。

想要抓住机会,就先学会发现机会。

比别人先获得情报,并迅速采取行动,这样的你,想不成功都难。

5、苹果定律

如果一堆苹果,有好有坏,你先吃哪个?

最明智的答案是,先吃好的,把坏的扔掉。

因为,如果你先吃坏的,好的也会慢慢变坏,于是你永远也吃不到甘甜的好苹果。

这条“苹果定律”,在工作中也同样适用。

有时候,让我们晕头转向的,并不是因为多大的工作量,而是我们分不清轻重缓急,不知道该先做什么。

其实,先做哪件事,比做了多少事,更为重要。

这也是时间管理的第一要义:永远先做最重要的事。

否则,空把精力耽误在不甚重要的事上,真正要紧的事只会被拖延到时间的死角,无暇也无力处理。

6、标杆定律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家公司提出了名为“标杆定律”的管理方式:竞争对手的水平,就是改进自己的标杆。

放在今天,这条定律依然是帮我们接近成功的不二法则:你憎恨的那些对手,都是你最好的老师,最精准的标杆。

在面对竞争时,不要满嘴都是吐槽、挑刺和嫉妒。不与对手过招,你又如何进步?

瞄准你身边最优秀的人,把他们当作免费的拔高班。

正是因为对手的存在,你才会持续不断地变强。

7、卡贝定律

有时候,成功需要一点格局,这个格局名叫“放弃”。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前总裁卡贝就给员工提出过一条建议:放弃有时比争取更有意义,它是创新的钥匙。

这就是后来被奉为经典的“卡贝定律”。

如果你空有一腔热血,却始终在无足轻重的事情上摸爬滚打、费尽心思,那不是执着,而是愚蠢。

当方向错了的时候,停下来也是一种进步。

弄清自己的擅长,了解自己的力量,只有选对了方向,才有可能看见希望。

爱因斯坦曾说:“如果给我一个小时,去解答一道关于我生死的问题,我会先花55分钟弄清楚这道题到底在问什么。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5分钟足以解答这个问题。”

想法决定做法,做法决定活法。你与高手之间,差的只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了解并掌握这7条黄金定律,让你懂得在最关键的环节用力。

高效能,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