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山沟地主,造反称帝

作者:灰烬骑士s17 | 分类: | 字数:39.8万

第一百零六章 好女婿王浩

书名:大明:山沟地主,造反称帝 作者:灰烬骑士s17 字数:4533 更新时间:2025-05-16 09:43:47

第107章 好女婿王浩

龙泉县城,莫静然如愿以偿的把自己的女儿给接回了家。

当然,这都是之前约定好的。

毕竟王浩先前已经答应了婚书,而且张氏也支持,所以这桩婚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现在莫静然要求接走女儿,王浩自然不能反对,并且莫楚楚她也确实想家了。

在王浩这里待着虽然能经常看见爱郎,但是家里老父亲也是要去探望一下的。

而且这次要等到王浩前来提亲,她才方能出面。

这才符合礼制,也符合规矩。

没过几天,将莫楚楚送回去后,王浩带着几个护卫,抬着聘礼,前往莫府。

莫静然呵呵笑着。

王浩登门拜访,现在他的面子可是不小,现在就等朝廷的诏安文书了。

莫静然在心里祈祷来的诏安文书不是前来讨伐的巡抚。

王浩这次前来,不光是为了来下聘礼,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分莫家的田。

是的,王浩要对自己老丈人出手了。

毕竟外面的士绅家里田都分过了,城里的总不可能没有田吧?

又许多士绅在王浩分田之前进了城里,他们的田自然不能就这么算了。

所以,王浩这次提亲,其实也是想让自己这未来老丈人带个头。

不过,老丈人同不同意,就难说了。

“贤婿来了,快快请坐,梅香,来看茶!”

莫静然热情招呼道。

王浩也是笑着和莫静然见礼之后,便让手下递上的聘礼。

聘礼不多,亦不贵重。

两只大鹅,一品果酒,茶叶,糖,布。

没有银子。

莫静然乐呵呵的收下后。

王浩按照礼制,递上自己的八字,莫静然接过后看了一眼,他也懂这些,便忍不住赞叹道:

“果然是一对良缘,小女八字十分的旺夫,你小子有福,诏安后定然官运亨通,飞黄腾达!”

王浩只是笑笑。

随后便和莫静然闲聊起来。

说着说着,他便将话题引到田地上,进而又聊到的分田,以及他打算让莫老爷子出面带个头的想法。

而果不其然,当王浩放下聘礼,闲聊一会儿说出来意后。

原本笑容满面的未来老丈人莫静然瞬间变脸了。

他严厉地说道:

“不行,绝对不行!”

王浩连忙劝说道:

“泰山大人,小婿也是希望泰山大人出来做个示范,这样我好在下雪之前完成全县的丈田工作。”

莫静然不能接受:

“他们的田你分就分了吗,怎么连自家人的田也要分?”

王浩面无表情的说道:

“这是政策,必须执行,我可以为泰山大人做主,为泰山大人家里多留一成田地。”

“一成,连我都只能多留一成!?”

莫静然又惊又怒。

原本他以为自己女儿看上了王浩,而王浩也答应了这门婚事,自己家的田就不用分了。

可没想到不顶用。

这女婿似乎不知道尊重老丈人,连他家的田都要分,而且居然还让自己带头做个示范。

真是岂有此理。

“就不能不分啊,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

王浩噗嗤一声笑出来:

“泰山大人是在说笑吗,这下乡丈田,还有民间佃户,会认不出是谁家的地?”

莫静然一急,便那女儿当挡箭牌:

“王浩,我可是把最宝贝的女儿都嫁给你了啊,为了你的后路,我还专门写信拜托好友请求朝廷诏安,你怎么能这么对我!”

王浩则说道:

“泰山大人对小婿的关照,小婿自然记在心里,但是这分田是规矩,是规矩它就得执行。

泰山大人可能有所不知,我在龙泉也只有一百亩地,手下功臣将士,个人土地均不超过这个数,当然往后肯定会有提生,但是在当下,我不突破者一百亩土地,他们谁也别想。”

莫静然当然知道王浩这是为了服众,但他还是抱有一丝希望问道:

“不分不行?”

“不分不行!”

王浩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泰山大人,不是小婿不给泰山大人面子,只是泰山大人想想,我若之分外人的田,却放任自家人占有上万亩土地,那外人怎么看我?今后分田,被人以此为把柄顶撞,我该如何应对呢?”

说道这里,王浩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

分田是肯定的,是绝不容莫静然反对的。

王浩敢这么当面说,一是没那个耐心和莫静然反复拉扯,干脆打开天窗说亮话以来。

二是因为他有恃无恐。

莫静然把女儿嫁给自己,并且已经签了婚书,若是退婚就属于违规,以明代的这个环境,莫楚楚想要在嫁出去,可就难了、

因此他笃信莫静然不敢那退婚来威胁自己。

而且谁威胁谁还不一定呢。

王浩手里有兵啊!

他现在可是反贼啊。

能给你讲道理已经够好了。

否则王浩完全可以无视莫静然,直接分了莫家的田。

第一百零六章 好女婿王浩

他莫静然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王浩的顾虑和理由,莫静然自然是了解的。

但他还是接受不了。

但是他又拿王浩没办法。

退婚不行,那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可答应的话,自家的好不容易通过各种手段得到的田产,就这么白送出去了?

王浩没有在说话,而是淡定的喝起茶来。

他不着急,着急的应该是莫静然。

其实王浩完全可以让莫楚楚出面来劝说他父亲的。

但是王浩不想让莫楚楚伤心。

万一她也不乐意呢?

强逼她去劝说莫竟然?

思来想去,还是直接让莫静然伤心比较好。

至少可以避免老婆和老丈人一起伤心的局面。

这边莫静然还在深思熟虑,拖延时间。

大明士绅的老法子了。

既不答应,也不拒绝。

就这么拖着。

王浩才没功夫跟他玩拉扯。

直言了当道:

“既然莫老爷不愿意的话,那就算了,我先去另找一家士绅商量吧。”

莫静然怎么会听不出王浩的意思。

他连称呼都改了!

眼见王浩要走,情急之下,莫静然只能无奈的说道:

“行,分,都可以分!

你小子最好别给我留下一亩田,不然你别叫我这个泰山!”

见莫静然同意了,王浩嘿嘿一笑:

“怎么会呢,当然要给泰山大人留够啊,说话的多留一成的。”

莫静然气的吹胡子瞪眼,愤愤地回屋了。

而王浩也在第二天派出队伍,大张旗鼓的开始分莫家的田。

同时也是释放出信号:

我连我老丈人家都不放过,你们还在等什么?

果不其然。

分田没多久,就有第二家士绅主动前来请求分田。

接着是第二家,第三家......

很快,十二月上旬,在头一场大雪降临之前,整个龙泉的田已经全部分完了。

而同时万安县的农社,也因为天气寒冷,而停止了分田运动。

老百姓准备过冬了,今年龙泉粮食虽然不是丰收,但是因为王浩减租减息,又给百姓分田。

因此过得比往年好多了。

而地主士绅们也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喘息一阵了。

............

龙泉县的土地不算肥沃,甚至可以说是贫瘠了。

百分之七十左右都是山地,水田只在河边,若是加上两岸大山,那里的面积非常大,但耕地却少得可怜,多事竹林和山岭。

莫静然介绍的粮商,早已把薯藤送来。

王浩接来后立刻种下,悉心照料,已经得了一些红薯当做种粮。

准备明年推开种植。

玉米红薯的推开是势在必得,这个武起镇的核心成员都是认同的。

而经过今年的几番大战和扩张,王浩认为得把核心领导班子调整一下。

毕竟除去投靠的士子,以往的老人以外,还有几位新归顺的原大明官吏。

都是能臣。

会议上,首先讨论的是基层官吏的俸禄开支。

大家都觉得,一个县若是设立镇官的话,最多应该设置三个。

不然多了的话,镇官和下面的官吏俸禄开支加起来也是很多的。

现在只有一个县,后面肯定不止呀。

同时,镇官有九品官担任,这是已经确认下来的。

今后的县城,一个县官下面,还有两到三个镇官。

基层官吏,同时镇官下面的村长,也有一份俸禄拿。

虽然不多,但也正式代表皇权下乡的一个序幕。

随即总督府也作出调整,框架如下——(王浩自认龙泉总督,那么办公地点也自动提为总督府。这个前面讲过)。

总督署,直辖秘书部。

下面原本的几个如吏房,户房等升级为吏政司,户政司,财物司,军工司,刑名司,廉政司,兵事院。

秘书部当然是辅助王浩办公的地方。

古代已经有秘书这个词汇,而且是正儿八经的秘书,全是原本投靠的士绅送来的士子。

王浩会在秘书里观察。

有上进心的,做事认真的,就会下放为官。

虽然现在还下放不了多远,但总归是有个盼头。

他们下放前只对王浩负责,但不能插手各司事务,跟大明内阁有本质区别。

吏政司,相当于吏部,由苟步励执掌。

户务司,相当于朝廷户部,由李邦华掌管。

财物司,这个是专门从户部拿出来的,用于掌管钱财和后勤,还是马鸣掌管。

军工司,相当于工部,由张家送来的那个举人张凤鸣掌管,从龙老人陈铁军也升级为军造所管事,在监造军械。

刑名司,相当于刑部,原本是由钱茂才当的刑房,但是他去瑞金了,所以暂时空置。

兵事院,相当于兵部,由解学龙掌管......

至于刘汝谔,他是王浩目前地盘上的唯一知县。

职责和他在大明时一样。

但是权力却不一样了。

以前在县衙处处受掣肘,那两个县丞和主簿一直暗中和他作对。

现在刘汝谔领兵砍死这俩人后,换了新的县丞和主簿,顿时神清气爽。

再也无人掣肘了。

至于军队,还是老样子。

正兵满额一千六百八十四人,新招募的农兵则有三千多人。

武器装备再也不是以前的粪叉锅盖和菜刀了。

解学龙送来了大量上好的武器装备,甚至连军衣也给王浩送来了。

染个色就从大明官军变成了大梁正兵。

武器上正兵再也不用梭镖制造的简易长枪了。

而是换成了正儿八经的长枪,藤牌,狼铣,镗耙,戚刀等鸳鸯镇最常见的兵器。

还是没有火枪和弓箭等远程武器。

陈铁军为王浩讲解过,他倒是会造枪管,但是一年最多造几十杆枪管。

要想大面积制造,他得今年带几个徒弟,然后明年才能开始制造。

王浩只能让陈铁军尽快教会徒弟。

火铳不能不用。

为此王浩多次给军工司扔钱送人,就是为了早点造出火铳。

仅有两门抬枪是不中用的。

部门框架搞得有点大,这也和读书人太多有关。

江西是真的卷啊。

连他这样的反贼都因为有官可以做而吸引了不少读书人。

好在地盘不多,官吏也不算冗杂。

但一县半之地,肯定无法支撑,必须扩大地盘才养得起。

官多了,俸禄开支也多啊。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业社会养不起太过庞大的官僚阶层。

总督府府做出调整后,政令的传递上下通常了许多。

于此同时,瑞金县那边,张胜等人到达瑞金后,也也不顾冬季降临。

竟然连蛰伏都不蛰伏,直接开始杀地主分田了。

张胜这边开始分田,另一边还派出人进山跟何志源接触。

何志源冬天窝在山里肯定也不好受。

张胜认为是可以继续和何志源合作的。

他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了钱茂才和正兵哨长谢志明。

两人也表示认可。

他们这次被王浩外放出去,也希望能做出一些成绩。

那么如果在远离大本营的情况下,拿下瑞金县,那么是不是大功一件呢?

张胜想联系何志源,而何志源也想出来,也在山里苟了很久了。

冬季来临,他的部下躲在深山也不是办法。

而恰逢此事,张胜派人进山,正好于何志源的派出的探子相遇。

双方经过交流后,任何可以已经合作。

俩人首先就不是敌人,最多是证件不和而已。

不过这次何志源被撵进山里,心中自然有了怒气。

行事风格也不在想以前那么温和。

似乎在山里当了一段时间野人,他和他的部下都有些狂躁。

瑞金的士绅稍有不肯配合的,何志源便直接杀人,疯狂杀戮着不肯配合的士绅。

搞得张胜都觉得他受刺激了。

瑞金知县,在此躲进县城。

日夜期盼新的江西巡抚前来剿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