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山沟地主,造反称帝
作者:灰烬骑士s17 | 分类: | 字数:39.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零九章 奇袭泰和县
第110章 奇袭泰和县
泰和县和万安县之间的坐匪紫金梁逃跑了。
不知所踪,
李来顺缴获了一些粮草,正好先运回去解燃眉之急。
现在就坐等万安知县申芝芳承诺的军粮了。
等待期间,闲着也是闲着。
百般聊赖之间,泰和县的百姓见是梁王的军队来,便派出代表请求分田。
泰和已经是比较靠近吉安府城了。
而且历来也是举人进士出的比较多的县。
因此本地的土地矛盾也是非常的大。
见泰和县百姓这么有兴趣,李来顺想派出一股部队去分田,但有因为不属于作战任务,并且没有其他文官和农社干部协助。
他自己一个人也分不好,只能作罢。
毕竟现在不再是以前的草台班子。
以前王浩还亲自统兵,现在已经放权给下面的几个将领了。
但是王浩给于的武将们战场自主权的同时,也会约束他们。
既达成战略目的即可,在围绕每一位将领的作战范围内,给予自主权,其余可没有放权给他们。
带兵打仗,清剿紫金梁是这次的作战目的,去泰和县分田可不是。
李来顺告知了自己不能帮他们直接分田的缘由,顺便对他们说道:
“诸位父老,你们看这样行不行,你们先自己组建农社,选出领头的,去村里分田,我和我部队不能动手,不过我会派出一个哨队去村里宣传一下,走个过场,剩下的就看你们自己的了。”
李来顺也是钻个空子。
派出手下士兵去做宣传肯定不算违规。
真要追究也可以说是去村里借东西。
李来顺这边想走个形式,在泰和县先搭建一个农社的架子方便今后行事。
那些村民当中,却有一个穷秀才,名叫齐修远。
他家境贫寒,考上秀才后所需要的花销更大了。
为了读书,家里几乎年年卖田。
到了崇祯二年,家里已经没几亩地了。
去乡试时都吃不饱饭。
他十七岁中秀才,却次次乡试落第,朝廷还取消优免,从每个秀才口中,抠出两石粮食补充财政,这让齐修远失望透顶。
对于那些士绅大族,和地主老财等家境殷实的子弟而言,两石粮食算个毛,他们有的是法子逃脱赋税。
真正受影响者,全是贫寒秀才。
这项举措,只能增加三十万两岁入,却会引发非常严重的恶果。
贫寒士子度日艰难,纷纷依附士绅豪族,否则没钱继续考举人。
北方许多秀才,因为怨恨皇帝,加之生活困难,干脆跑去投了农民军。
现在突然有个叫王浩的反贼出现,他家里没田了,居然还被反贼给送了几亩田过来。
齐修远顿时觉得,这王浩非同凡响,不是一般的反贼,很可能会成事!
于是,齐修远找上李来顺,拱手行礼道:
“泰和秀才,齐修远,见过将军。”
“秀才?”
李来顺上下打量齐修远。
现在王浩这里已经不怎么缺读书人做事了。
不过秀才来投,他还是很高兴的。
于是便抱拳回礼说道:
“敢问秀才公可是要投我们总督?”
齐修远挺直腰杆,说道:“正是,不过我不是要空手去投奔。”
李来顺闻言,还以为他要举族投奔什么的,便问道:
“你是代表你一族来的吗?”
齐修远摇摇头:“非也,在下家里只有老母幼妹,并无他人。”
“那你是要做什么?”
李来顺也不明白了。
齐修远答:“我可助将军拿下泰和县城。”
李来顺惊了,忙问道:“怎么拿下县城?”
齐修远不慌不忙,娓娓道来:
“这泰和县知县,在听闻巡抚兵败后,也开始学着其他县城募兵,这个任务交给了本县典吏。
但这典吏却不是个练兵的料,乡勇操练的松松垮垮的,不仅没有什么战力,还趁机驻扎在县城门外,开始收进城税了。
这税钱给知县三成,剩下的都是典吏和本地支持他募兵的士绅分了。
其中出力最大的一个士绅,就在本村,姓林,换作林员外。
将军想要夺了这泰和县,只需要绑了这林员外全家,以他家全部族人性命要挟,逼迫这厮带着将军和将军的手下进城。
当然,进城需要伪装一番,也不易带多人,只需要几十人便可。”
李来顺来了兴趣:“这几十人如何能夺了县城?”
齐修远说道:“进城前,以林员外的名义,宴请那典吏,说是要和他商议新的财路,让那厮亲自来迎接。
到时候,只要进了县城,将军第一时间拿下此人,夺了城门,再突袭县衙,必能强夺泰和县城!”
李来顺被齐修远的计划说动了。
因为如果真按照他所说,那成功概率可太大了。
他略一思考,觉得可以一试。
虽然此举没有经过许可,但是能够夺取泰和县城的话,绝对值得一试,而且王浩多半不会在意他这次行动没有上报的。
第一百零九章 奇袭泰和县
于是,跟着齐修远的指引,李来顺找到了林员外家。
林家虽有护院,但面对那么多李来顺的大梁正兵,还是毫无悬念的跪了。
林员外挟着全家下跪求饶。
李来顺懒得跟他废话,直言了当只要配合他行动,就能让他全家活命,否则后果自负。
林员外当然如从小鸡啄米一般点头同意。
于是,林员外写好信件,托心腹带进城中。
这反贼就盘踞在泰和县边缘,泰和知县居然没有关闭城门,还在收进城税!
为啥?因为反贼在外面啊,那进城的躲避的人可不就多了吗!
多好的捞钱机会啊。
可不能放弃。
书信送到,当天下午,林员外穿着打扮起来,李来顺带着三十多人扮做家奴和车队随员,压着几辆空车准备进城。
县城外,守城乡勇设了哨卡,在见到是林员外后,立马恭敬起来,没掏一文钱,就让他们进了县城。
典吏出面,带着几个心腹前来迎接。
他见林员外带着一个车队进城,有些惊讶地问道:“林员外这车仗里装的是甚么货物?”
“装得是你爷爷!”
李来顺突然暴起,抽出身上的腰刀一刀劈死离自己只有一步之遥,正在和林员外寒暄的典吏。
一刀下来,典吏脖颈被劈开只剩的几根筋皮连着。
鲜血喷涌出三尺高,溅得身边的林员外一脸血,把他吓得呆若木鸡,说不出话来。
“杀!”
李来顺一声令下,身边的伪装成车夫家奴的士兵一个个从车厢里拿出兵器,纷纷杀向守城乡勇。
李来顺一刀劈死典吏,又抽刀砍死一个典吏亲随,接下来便是挥刀乱砍。
这里人挤着人,彼此的距离很近,长枪不如短刀好使。
秀才齐修远,也抽出借用林员外家的文士剑,加入这场厮杀。
一行人迅速占领了城门。
很快一骑飞奔而出,去通知外面的大部队准备进城。
而李来顺则带着剩下的人去占领县衙。
由于王浩闹得太大,周边诸县的知县,都似模似样的募兵守城。
但几乎全是样子货。
否则的话,泰和县的那个紫金梁,就不会能盘踞在两县之间,肆意扫荡大户了。
这泰和县乡勇不仅比不上解学龙召集和操练的乡勇良家子。
就连大梁国刚出道时,刘汝谔让尤典吏训练的乡勇都比他们强。
不仅训练时间短,也没什么作战意愿,上班就是捞钱。
只要给了银子,他们连进城货物都懒得检查,导致连车厢里藏得兵器都没发现,直接让李来顺等人顺利携带兵器入城。
濒临赣江的城门,乡勇被迅速杀散,剩下的守城官兵,竟然选择弃城而逃。
“反贼进城了!”
却是城外正在排队准备进城的商贾和百姓,看见眼前这一幕,害怕被反贼屠杀,纷纷朝着城外逃去。
城墙上的乡勇眼见无法闭城,干脆转身逃之夭夭,街面上顿时乱成一团。
夺取城门后,李来顺安排一个什队把守城门接应大军,剩下的人跟他一起去突袭县衙。
知县和师爷此时正在县衙后院喝酒,烤着红泥小炉,在那儿温酒作诗作对。
一旁怜人唱曲,好不快活。
大冷天的,都十二月了,马上年底,转眼就要过年了,正是应该好好享受的时候。
“县......县县县县尊,反贼杀进城了!”
“什么?”
知县一惊,手中的酒杯掉在桌子上,烫好的热酒洒了他一裤裆。
顾不得自己的裤裆,知县和师爷的第一反应,不是召集官兵和衙役,而是各自逃去住处,连家眷都不要了,抱着银子带着亲随想从后门开溜。
可惜,刚出县衙,就正面遇到李来顺他们,知县和师爷往回跑,试图翻墙逃离。
“当官儿的在这边!”
李来顺带着十人小队,正好看到知县、师爷以及家奴,于是穷追不舍。
师爷只身一人携带着银子,不像知县有几个亲随背着。
见反贼越追越近,情急之下,竟然将包袱里的银子一股脑抛出去。
想要为此拖延时间。
而李来顺带着的兵看都没看路边的银子一眼,为了防止手下分心,李来顺大喊道:
“兄弟们,莫看银子,抓知县,立大功,分上田啊!”
师爷见丢银子没用,登时吃了一惊。
想要加速逃跑,却脚下一崴,摔倒在地。
李来顺几步赶到师爷身前,挥刀便砍。
那师爷见势不妙,抱头求饶道:
“好汉饶命,好汉饶命!我知道......”
话音未落,便被李来顺一刀砍死。
死后的眼睛里满是恐惧,不肯合眼。
而知县此时,靠着师爷拖延的这点时间,正在围墙下搭凳子准备翻出。
这知县也是个要钱不要命的,带着上任以来捞的将近三千两银子,足足有快二百斤重。
从住处抬去后门想跑,撞上李来顺逃跑失败之后,又从后门抬到后院围墙。
此刻正坐在墙头,让家奴们把银子托举上来。
“反贼来了!”
几个家奴大惊失色,放弃装银子的包袱,银子“哗啦”落下去撒了一地。
知县惨叫道:“我的银子!”
说着竟然弯腰下意识想要去捡,却被围墙下的家奴拽住手脚,一把拉下来。
“哎呦,你们想造反啊!”
知县怒骂道,然而家奴逃命心切,居然踩着他的身子,接二连三地翻过围墙。
李来顺带兵冲到围墙下,知县居然还在收拢银子。
看见李来顺后,又想把银子献给他,以求活命。
李来顺没有理他,而是直接一刀砍死了事。
............
李来顺突袭县衙,杀死知县和师爷后,砍下脑袋,派人挑在竹竿上始终。
于此同时,在外围的大军也终于赶来,在开进泰和县城后开始控制县城四门。
县城被反贼偷袭,趁机便有人作乱生事。
齐修远找上李来顺对他说道:
“将军请给我一个什队,我去帮将军弄几个读书人过来做事,而将军可以现在带兵去镇压街面,防止打行和混混们生事。”
李来顺有意问他道:“你可知要做什么事?”
齐修远振振有词道:“控制县学,找几个读书人,来帮我把县内的官府文书,文档,书户家的鱼鳞册,黄册,还有近期的官报,搪报全部找出来,归类记录。”
李来顺很满意的点点头,称赞道:
“很好,此战你当记头功,回去后我定当为你美言几句,到时候你不是镇长,也是主簿了。
别嫌官职低,那兵部尚书,还有那江西巡抚,还有一堆举人秀才都在等官做呢,这泰和知县怎么也不可能分给你个新来的。”
齐修远很是惊讶:
“兵部尚书?是李孟暗先生吗?就连解巡抚都投了梁王了吗?”
李来顺嘿嘿笑着,露出一排牙齿:“那当然!”
齐修远带人前往县学,由于这场偷袭县城动手太快,里面的秀才都还没跑。
眼见反贼杀来,一群秀才被堵在县学李着急上火。
有些人还没等齐修远靠近便准备翻墙,还有秀才吓得直接跪地求饶。
“放心,诸位兄台,是我。”
齐修远也是本地秀才,自然有人认识他。
在惊惧齐修远投贼的同时,得知了齐修远要求他们做的事后。
大多数人虽然心底暗自不齿,但迫于反贼的压力,还是乖乖的去帮他做事。
都不敢糊弄,因为瞒过大头兵容易,瞒过同是秀才的齐修远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