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山沟地主,造反称帝

作者:灰烬骑士s17 | 分类: | 字数:39.8万

第一百一十九章 万安县投降

书名:大明:山沟地主,造反称帝 作者:灰烬骑士s17 字数:4382 更新时间:2025-05-15 09:43:04

第120章 万安县投降

若是能投降的话,那么万安城中绅民几乎都愿投降,不想打仗。

王浩的大梁军素来有秋毫无犯之誉,然而会分掉士绅家的田,也会挑选首恶和民愤大的恶霸杀掉。

但总体而言军纪是很在线的,比明军要好太多了。

因而大家都觉得不管外面反贼是怎么分田除恶的,先投降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和浮财是最要紧的。

尤其是缙绅们,已经被迫拿出来大笔银子守城,觉得利益受损,再也不想陪着申县令“忠”下去了。

反正反贼王浩也不会动他们的家产,顶多分田而已。

申芝芳知道城中人心不稳,特别是缙绅们的态度暧昧。

这使得他非常惊慌。

因为要想守城,就必须得靠县内缙绅的鼎力襄助。

但是此地的王贼似乎和流寇不一样――缙绅和百姓对他们都无太大的仇视和害怕态度。

尤其是士绅,只有他们想通了交出田产,就几乎不会收到什么损失。

申芝芳召集几位县内的官员商议,大家都拿不出什么主意,反而劝告他不要再守下去。

县学教谕说:“县尊,那龙泉王贼在本地素有人望,和他们硬抗百姓和缙绅都不会支持的。”

他又说道:“已经围城数个月了,那王贼围城不打,百姓士绅都有怨言。

眼下还未大战,亦未有死伤,若是出城投降,王贼必不会加害于。”

申芝芳顿时失去了交谈的兴趣,因为他已经知道了下面的官员的态度。

申芝芳命他们退出,一个人留在屋中,反复愁思,想不出好的办法。

他不禁顿脚长叹,绕柱彷徨,自言自语说:

“唉,没想到我竟落到这个下场!”

快到中午的时候,城中士绅父老来到县衙上求见。

申芝芳将大家迎入县衙的花厅中。

大家坐下以后,一个为首的士绅先说道:

“县尊,我等一城士绅父老来见申令,不为别事,只是为请县尊设法保全一城百姓的性命。”

申芝芳心中自然明白他们的来意,但他还想竭力再劝那么一劝:

“本县正在竭力守御,等待巡抚援兵,就是为的保全一城官绅百姓的身家性命。”

另一位士绅说:“坚守决不能取胜,战则断无把握。如若坚守,不但不能保全官绅百姓性命,反而可能将遭全城饿殍之祸,县令可曾想过?”

这是自然,申芝芳不可能将他们的生死寄托在反贼的良心身上。

一旦开始缺粮,这城就断然守不下去。

申芝芳还行挣扎一番,说道:

“束手就擒固然能苟活一时,可也就成来刀俎上的鱼肉。那反贼入城之后,是否烧杀都在他们的一念之间。

就算他们不屠不烧,诸位缙绅父老哪一位不是有家有业妻妾成群。

王贼若是要你们报效军饷献出家财和田产,到那个时候,诸位父老是遵命还是不遵命?要知道那时候可由不得你们了!”

这番话有理有据,要是放在其他地方,就凭这番话就足够了。

然而在这里却不管用。

去年王浩造反以来的种种事迹,缙绅们都是知道的。

凡是顺从王浩献出田产的士绅大族,王浩都没有动他们的身家性命。

征收的赋税也比大明轻,甚至还顺手剿灭了当地的许多零散土匪。

一时治安都为之一靖。

那些跟随巡抚对抗的,都遭到严厉的惩罚,当地缙绅豪强为之一空。

缙绅们都害怕自己落到这样的下场,所以竭力主张开城顺服。

士绅几乎已经做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定,外面田产多的大地主早已被分田,而他们在外面的田产也肯定没了。

既然如此,那么还待着一座注定守不下去的城里做什么?

一个缙绅道:“龙泉王贼素来言而有信,也非嗜杀之徒,他最多只分田产,我等照做,便不会有性命之忧,便是县尊自己,我等也会鼎力周全性命。”

申芝芳沉默不语。

他感觉现在已经是众叛亲离了。

察觉到没人一个人愿意支持他守城后,他便挥挥手解散了会议。

散会以后,申芝芳一个人在县衙后院内走动散心。

他的心情十分苦闷,原本的雄心壮志已经化为飞灰,他起了自尽的念头,似乎只要自己一死,既对得起百姓,也对得起崇祯了。

然而他的念头还没转完,县衙外突然骚乱起来。

他的一个仆人浑身是血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一头扑倒在地上,用尽最后的力气喊道:

“老爷!不好了,有人要反!”

看到仆人的惨样,申芝芳连忙赶往县衙。

却发现县主簿带着几个衙役出现在哪里。

看见他后,主簿劝说道:

“县尊,降了吧。”

“吾身为县令,自有守土之责,怎能降于反贼?”

申芝芳呵斥道,“尔等不可再提这种背君弃主之言!你做出这等不忠不孝之事来,不怕遭天谴吗!”

第一百一十九章 万安县投降

主簿说道:“县尊有所不知,这梁王言而有信,不同于寻常贼寇,他是不会乱杀人的。”

申芝芳冷笑:“我是官他是贼,官怎能降贼!”

他愤而拔剑出鞘:“谁再言降,吾定斩之!”

主簿和典吏,冷笑着闪开,一群衙役围上来。

申芝芳瞬间绝望,他咬紧牙关:

“尔等要造反吗!退下!”

申芝芳持剑退后,怒斥那些围过来的衙役。

差役和衙役拿着水火棍,一动不动的看着他。

王浩长久以来的信誉起作用了,从官吏到差役,都不愿意抵抗。

抵抗了不一定守得住,还会可能会被反贼清算。

直接投降的话,王浩又不会烧杀抢掠,他们没有任何损失可言。

主簿劝道:“县尊,降了吧。”

“休想!”

申芝芳拒不投降。

典史立即挥手,衙役们开始包抄,将申芝芳团团围住后拿下。

申芝芳动弹不得,情知已经无力回天,只能含泪说道:“陛下,臣有负皇恩,只能以死殉国。”

“何苦啊。”主簿叹息。

随着一声叹息,知县申芝芳被衙役给勒死。

看着知县的尸体,策划着一切的士绅都一阵唏嘘。

然后,抬着申芝芳的尸体,准备开城迎接反贼。

万安现场外,胡一刀驻扎在不远处。

他招揽民工负土填护城河,一边让人打造攻城器械。

这是为了将来可能的进攻做准备工作。

事实上王浩并没有下令要进攻万安县城。

他兵还没训练好呢。

但这就是逼死申芝芳的最后一根稻草。

也是士绅大族狗急跳墙的缘由。

而胡一刀眼见护城河刚被填出两条道,主簿和典史派人从城头上吊下来找上他:“将军,万安知县以自杀身亡,我等愿意投降。”

胡一刀一脸懵逼。

他刚填河填出来两道沟,怎么万安城就投降了?

这还没强攻呢,甚至连进攻的命令都没下,只是提前做一些准备工作。

然而由不得他不信。

没过多久,万安城门大开,一众官吏抬着知县的尸体出来。

胡一刀派兵进驻了县城,又派人通知了王浩。

在了解事情经过之后,王浩也叹息说:

“唉,如此忠臣,这世道可少见得很。把这知县烧成骨灰,让他的随从带回老家安葬吧。”

接受了县城,王浩的地盘正式扩充为三个县。

除了原龙泉知县是刘汝谔以外,打下来的万安和泰和都没有知县。

现在既然地盘扩张,那就势必要选出新知县了。

泰和县更为富有,其地形也适合扩张。

王浩将行政中心搬迁到泰和县,而泰和知县是依然是刘汝谔。

从龙泉知县调任更加富有的泰和县。

而原龙泉和万安,则由张家贡献的一名举人担任龙泉知县,万安知县则从龙泉士子当中挑选。

王浩的秘书署里,本来是想让齐修远去担任的,但被他拒绝了。

大梁军留下五百正兵守城,其余继续训练。

............

接收了万安县城后,王浩这边暂时没有了顾虑,开始全力发展。

正直春耕,辖区全力组织生产,许多农兵的训练时间都耽搁了。

不过三千正兵却仍然是日常操练。

已经越来越有正规军的样貌了。

除了盔甲和骑兵少了点。

完全可以和一个精锐明军三千人的整编营相媲美。

再加上八千农兵,王浩目前拥有上万的兵力。

若是他在发发狠,能够从辖区里征调出三四万人充当炮灰兵。

但除非万不得已,王浩是不会这样做的。

“总督,探子传来消息,建昌府义军攻陷了府城!”

负责兵事院的解学龙登门而入,面带笑容的向王浩汇报到。

接到喜讯,王浩还有点难以置信。

这江西真是个火药桶,王浩造反带动起周边,现在连饶州府都有农民造反了。

不仅如此,还攻陷了建昌府城。

其实也不奇怪。

整个江西,若论赋役之重,当属饶州府和建昌府。

饶州府百姓,得供养淮王。

建昌府百姓,得供养益王。

这两个藩王虽然占田无数,但其宗室子弟,包括藩王自己的俸禄,却要本地官府来供应,中央朝廷是不会出钱的。

宗室子弟无数,百姓哪养得起?

甚至张居正变法时,一条鞭法都在此无法推行,直到崇祯上吊死了,两府农民依旧是上缴粮食。

除了粮赋,还有丁役。

藩王们若想修园子,方圆数十里百姓都得遭殃,乖乖的自带干粮去服徭役吧。

现在爽了,农民造反,攻占府城,也不知那位益王有没有跑掉。

若是没有跑掉的话,恐怕脑袋早就搬家了。

王浩问起建昌府的情况,解学龙也不知道那个益王有没有跑路,只是继续说道:

“攻占建昌府城的义军首领似乎是个船老大出身,只听闻名号是唤潮蛟,这次造反也是在建昌江起势,从水路攻入建昌府的。”

“如何打入的?”

王浩问到。

“听闻是奇袭,现在建昌府的义军只拿下了府城,不过却带动了建昌府内其他的义军,现在几乎各县都在闹民乱。”

王浩听的连连点头。

他感慨到:

“只可惜建昌府里我军甚远,若是在抚州府,我军还能策应一二。”

泰和县的农社,如今已经扩张到了庐陵。

若是抚州府发生暴动,王浩还真能策应一下,可在建昌就难说了。

建昌府的暴动,起因还是和哪位益王脱不了干系。

造反的唤潮蛟,真名叫许丘,原是都昌人,当过鄱阳湖匪。

曾经闯下过不小的名声,后来水寨被官府剿灭,许丘逃离鄱阳湖,来到建昌府,隐姓埋名后就靠着过硬的水上本领应聘了一家船行的船夫。

后来凭本事成为一家船行的一名船老大。

相当于内河运输船的船长。

为人好慷慨仗义,在船行颇有名望。

江西水匪多,做船行这行就免不了和建昌江上的大大小小的水匪打交道。

而许丘本身是水匪出身,了解许多黑话切口。

也通晓水匪的需求和出没规律。

因此帮东家避免了许多水匪的勒索和打劫。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今年,益王突然下令要修院子。

征调了许多商船运输和徭役了许多百姓当民夫。

许丘工作的船行也被征调去运输石料。

许丘的船只运输石料的过程中不慎遭风触礁。

船只搁浅在江面的沙洲上。

本来没什么,然而好死不死的这么一耽搁,一队官船压着一伙被俘虏的水匪路过他们这边。

为了离开沙洲,许丘求爷爷告奶奶求官船搭载他们离开。

而官船本来没想搭理许丘等人,不过许丘答应多付钱财,官船这才放下小船载他们上来。

好巧不巧,船上被关的水匪有人搭救。

官船还没来得及靠岸放许丘下去,就被水匪劫了。

而水匪们处死了所有的官差,准备杀许丘等人时,许丘才通过黑话切口和他们搭上话,并告知自己原本就是鄱阳湖匪。

和这伙水匪搭上线后,许丘也没有退路了。

船搁浅了,搭乘的官船又被劫了。

自己若是回去,那百分百被当做替罪羊抓起来。

思来想去,许丘只能再次成为水匪,留在了他们的水寨里。

而官府这边被水匪劫了官船杀了官差,自然不会善罢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