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长乐
作者:九巾木 | 分类:古言 | 字数:24.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5章 云绣坊
三月,春回大地,百花齐放。
此时的京城,所有人的目光全聚集在一件事上,那就是会试。
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十年寒窗无人问,都盼着一举成名天下知。
可这些都和赵瑛无关,她也不关心谁能拿下会元,谁能上金殿一举夺魁。她还是和往常一样,谢峥休沐时,她和谢峥待在和平坊的卢府卿卿我我,形影不离,感情与日俱增。谢峥回大营,她就待在王府陪母亲,偶尔出门去处理事务。
这日,赵瑛带着竹月兰佩去了自己的成衣铺子-云绣坊。
铺子里客人不少,都是来做春装的。铺子里的伙计恨不得多长一张嘴来。云绣坊苏叶掌柜见东家来了,也只顾得上点头招呼,她正忙着应付三个顾客。
“竹月兰佩,你们去搭把手。”竹月兰佩虽不了解布料的种类价格,但能帮忙量个尺寸,记个帐,搬个布匹的什么。
赵瑛一个人则在店里四处闲逛。逛着逛着,有一个人引起她的注意。门口靠墙的角落安静站着一位十七八岁的姑娘,一身素色布裙,容貌清秀。她的目光不在铺子里琳琅满目的华服上,而是投在宋叶的身上。
赵瑛上前,跟那姑娘抱怨道:“人太多了。”
那姑娘见赵瑛头戴着幂篱,心生警惕,看了赵瑛一眼,只回了一句“是啊!”,又把目光移到宋叶的身上。
“你认识宋掌柜?”
“不认识。”
不认识,你还一直盯着她看。
赵瑛见那姑娘不想搭理她,她也自觉无趣,就退后几步,坐到墙角的长凳上。
宋叶在这面墙放置了一条可坐七八个人的长凳,可供客人歇脚。
赵瑛这人有个小癖好,喜欢看人,看上一个时辰都不觉得无聊。她观察着陌生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想象他们的身份,他们的爱好,他们的家人。
坐了半个时辰,铺子里的客人渐渐少了。宋叶终于可以歇口气。
她往赵瑛的方向走来。快到赵瑛跟前时,被门口那姑娘拦住了,“宋掌柜,您有时间吗?”
来者都是客,宋叶只得停下脚步,客气地问:“请问这位姑娘,有什么需要?”
“不,我不是来买衣服的,我是想问问宋掌柜还需要招人吗?我想像我们家隔壁王大娘那样从云绣坊拿布回家去做衣服。”
宋叶从脚到头打量了那姑娘一番,“我们云绣坊有个规矩,需要在我们这里做满一年的绣娘才能拿布回家做。你可以先来我们铺子做绣娘。”
那姑娘为难了,“可我家离这里挺远的,来回都不方便。我哥哥和我的衣裳都是我自己缝制的,您看,我身上这套也是我自己做的。”
她身上穿的那套是条款式简单的布裙,宋叶看得出裁剪合体,针脚细密。
“可我们对你又不熟悉。我得按铺子里的规矩办事,请见谅。”
宋叶转身正想迈步,看到赵瑛不知何时站到她的身侧。
“东家。”宋叶恭敬唤道。
那姑娘被“东家”两字震得眼睛放大,后悔刚才对人家爱理不理的。
赵瑛问她:“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叶晚堂!”她眼睛低垂,不敢看赵瑛。
“你家里还有哪些人?你为何要来我们云绣坊找事做?”
“我就只有一个哥哥。他今年参加会试。之前我除了照顾我哥哥一日三餐,空闲时间也会绣些帕子之类的拿去集市卖。今日送我哥哥去考试后路过这里,看这铺子生意极好。想着不管我哥哥能不能考中都是需要银子的。我这才进来想事做。”
看她年纪,想来她哥哥也差不多二十岁,这年纪无父无母,家里还要供着一个读书人,想来日子过得不宽裕。
赵瑛想了一下,说:“这样吧,宋姐姐,你拿个单子给她做在铺子里做。如果缝得好的话,就让她带回家做。对了,你哥哥叫什么名字?”
“我哥哥叫叶闻璟。”叶晚棠眉开眼笑的,回答得很干脆。
赵瑛点了点头。
宋叶见赵瑛没再说话,就拉着叶晚棠的手走到柜台边,从一叠纸里翻出一张,直言不讳说道:“这套衣裙相对会复杂些。我故意挑这款,如果复杂的款式能做好,我就相信你的手艺能胜任。”
“缝制一套衣裙,工钱是多少?”
“看衣服的难易程度而定,三百文到二两银子不等。”
“好,我知道了。”叶晚棠在心里粗粗算了一笔账,简单的衣裙她两天可以养成,这样一天能挣150文,一个月就能挣到快五两银子了。
就算哥哥今年老不上,她也有钱能让他安心读书了,不用他熬夜抄书赚钱。
叶晚棠抱着布料,随一个伙计走,没走两步,她又回来,给赵瑛深深鞠了一躬,“谢谢东家!”
赵瑛勾唇一笑,“不客气!勤快者天助之。”
叶晚棠走后,宋叶过来,拿着账本,“东家,上月盈余七千两,还要陆续买入棉花棉布吗?”
宋叶也不懂东家一赚点钱就叫买棉花棉布做成棉衣,还是男式棉衣。她们铺子主打的是女装,又不卖男装,怎么要囤这么多的男棉衣。她也不敢问。
“买。”
能囤多少是多少。
叶晚棠见已是申时,就放下手里的活计,跟宋叶告辞。宋叶正在算账,算盘打得噼啪响。待她算完一笔账,记在账本上,她才抬起头,“东家吩咐,说你住得远,一个姑娘家回去,怕不安全。让铺子里的马车送你回去。马车就停在铺子外面。你去吧!”
叶晚棠感到得不知说什么好,只能一直说“谢谢!谢谢!”
她心里好奇,东家怎么知道她住得远。
父母去得早,只剩下她和哥哥相依为命。家里没什么营收。父母留下的十亩地,因她兄妹年少,没能力耕种,就卖了换钱生活。
平日里,哥哥帮书店抄书,她卖刺绣,省吃俭用,也能勉强度日。
哥哥来京城赶考,不放心她一人留在老家,就干脆也把她带上。京城里的房子租金太高,兄妹俩承担不起,只好在京城外的一个村子里租了村民闲置的房子。
经过叶晚棠的一番收拾,破旧的小屋也有了家的样子。哥哥闭门读书,她除了照顾哥哥的生活起居外,就是拼命做绣品卖,乡村里的集市卖不了多少钱。
后来有次去隔壁家,从王大妈知道了云绣坊。所以她趁着送哥哥去考试的机会,来云绣坊找活干。老天有眼,让她遇到了云绣坊的东家。